“无论是我们小肠内复方菌剂的菌群对多种碳骨架进行消化,还是系外宜居行星上生命体的活动,都是遵循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而不同结构的化学反应活性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结构致密且键能高的碳骨架类型,即使复方菌剂的菌群能消化也非常慢,因此它们的供能效率是非常低的。而那些结构疏松且化学键易断裂生成的物质,在菌群进行消化时也能反应得快很多,它们是优先选择的食物供应源4。”
“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不要选择幼嫩组织呢……”姜祎成把所有挖到的蠕虫状根部用叶片包在一起,“这就还是出于化学反应活性方面的缘由。”
“我们都知道,有机物里有毒的通常是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5,而系外生物中化学反应相对最活跃的就是幼嫩组织,意味着如果生物体含有一些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有毒的物质,幼嫩组织中的含量会更高。”
“同时生物也很有可能进化出毒性来保护幼嫩组织,虽然多数情况下毒性都是针对本土其他捕食者的代谢途径而进化的,但也有可能是氰|酸根类似的金属离子螯合剂这样对于人类而言也通用的毒性物质,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在内的。”
弹幕[绿色]:总结起来就是挖虫子和挖地瓜[滑稽]
弹幕:匀浆警告[斜眼笑]
弹幕:熟透警告[斜眼笑]
弹幕[紫色]:已经准备好午饭了,等着看一橙吃虫虫[虫]
弹幕:等等,不是要找盖儿么?为啥突然开始说吃的了?
弹幕:众所周知,宜居行星生存直播是一个美食频道[滑稽]
——————————
注释:
1在中性突变理论之后,现代进化论普遍认为进化所得出的并非单一确定的最优解,而是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存在一定随机性。
2此处强调“有复杂组织分化”,因为没有复杂组织分化且具有运动能力的自养生物其实很多,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眼虫。在原生生物里,动物和植物并非界限分明。
3此处“微笑”表情请做“呵呵”理解。
4关于食物供应源:本质是供给小肠菌群的食物,而作为寄主的人的食物则是细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
5关于毒性:高毒性含碳无机物(如kcn、co等)和高毒性有机物的毒性基团常为活跃的亲电试剂或亲核试剂,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螯合代谢重要金属离子或破坏蛋白质化学键,而对地球真核生物产生毒性。
也有部分有机物是通过结合代谢途径重要酶产生毒性,如鱼藤酮、抗霉素a等,但这些物质本身较为复杂,是地球生物在竞争中进化的特殊产物。对于系外行星的生命系统,本土生物也有大概率会进化出针对其他本土生物的复杂毒性物质,但这些物质对于地球生物而言只是普通碳骨架有机物。
※※※※※※※※※※※※※※※※※※※※
debug.2020/05/15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