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和吴广为屯长,负责笼络齐上面所需要的人数,然后有两个秦吏跟着。原本像是这次的大雨天气,只要和上面的人好好说说,本来就是可以免除的,毕竟关于‘水雨,除兴’这一条,弹性太大了,到底去不去只不过是上面那些人一句话的事。可据说这次有了死命令,渔阳急缺人手,就算下了大雨,也必须得去。
可现在倒好,桥塌了,这还怎么去?
原本要是等雨停了再去渔阳的话,迟到了必须得受罚,现在好了,连去都不用去了,而且也不用受罚了。
听到陈胜背出的这几句律法,苏念暗自琢磨着,这桥也算是自己亲手弄塌的,那岂不是说自己恰好弄巧成拙帮了他们?
“那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大家去?”吴广小声询问。
陈胜制止道:“先别急,等那两个秦吏来了之后,看他们怎么说吧。”
吴广点了点头,因为苏念带来了这个好消息,所以他觉得苏念亲切了不少:“秦律中罚这罚那的,我们又没有,每次耽误了行程只能是挨一顿鞭打,原以为这次也躲不过去了,这场大雨倒是救了我们免于鞭打。”
“原来如此,那在下就提前恭喜二位了。”苏念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两人也不像是穷凶极恶之徒,就算他们真的要起义,也不至于把己方四人全部灭口。而且看现在这样子,这些人也没有要造反的理由啊。
就在苏念准备起身离去的时候,陈胜忽然沉声说道:“苏先生,你该不会连秦律都不知道吧?”
秦律中的《内史杂律》明确规定,各县必须通知设在该县的都官,抄写该官府通用的法律,以保证各级官吏熟悉法律条文,以依法办事。
像陈胜和吴广这样的小小佃农因为在征发徭役中担任了屯长一职,他们都把律法大概摸了个清楚,以免误了大事。而苏念的身份远非他们两人可比,且常年在外游历,怎么可能对于律法一无所知?
察觉到了陈胜语气中的质问,苏念心头百转,不过他很快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实不相瞒,我是齐国后人,祖上乃是当年大名鼎鼎的齐国名将匡章麾下得力干将,我恨秦人入骨,陈大哥说说看,我背这秦律做什么?”
苏念的表情可以说是十分悲愤,既然陈胜吴广日后都是反秦之人,那么他们对于大秦肯定没什么好感的,自己这般说辞,应该也不会引起陈胜的敌视。
果然,当陈胜脸上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表情之后,苏念暗喜自己算是躲过了一劫。
这骗人还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