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损招

秦末公子 人见人eye 2329 字 2024-05-21

王离心忧不已的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之前只是听成弘将军在来信中提起过匈奴人的做法,没想到事情比我想象的要严重的多。等到我们疲于应付,士气降到最低的时候,匈奴大军便会杀到。”

在场的几人除了苏念之外,对于领兵作战这方面都是深谙于心的,即使蒙毅乃是一介文官,可他毕竟出生在蒙家,从小对于沙场领兵这方面可以说是耳濡目染的。

蒙毅与成弘共同在禹城主事,为了安抚住惶惶不安的人心,蒙毅自然要在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把情况往乐观了说。

成弘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匈奴人虽然凶悍,可与我们相比,他们的军纪太差了,正面交战的话,即使对方人数远远超过我们,我还真不一定就怕了他。”

王离也挺赞同成弘的话,他分析道:“凡是领兵作战,其实三十万人就已经达到了一方统帅的能力极限,再多的话,根本无法达到上令下达的地步。如果麾下没有其他有能力的将领帮主帅分忧,冗杂的兵力反而会成为负担。”

说完之后,王离觉得自己这话似乎有些不妥,因为他的祖父武成候王翦灭楚时所统帅的就是六十万大军。

因此王离又悻悻补充道:“当然,这是因为匈奴的新单于在上位之后几乎诛杀了他父亲的所有亲信,他提拔的亲信尚未成长起来,无人可替他分忧。就算冒顿单于再有能力,他也是孤掌难鸣。而我们军中人才济济,即使是分兵作战,也有足够多可以信赖的将领堪当重用。这算是我们的优势,我想冒顿应该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不敢对我们直接用兵。”

王离此时已经用‘我们’这个词了,这足以说明在这位将军心中,他和禹城上下已经浑然一体了。

只是这时候,苏念忽然因为王离的话而没来由的想起了一句俗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当时怎么就没想办法把韩信给骗过来呢?

不过在苏念看来,他自己所结识的韩信应该只是撞名字了而已,张良提到的那位韩信才是正主。

“现在说这些没有什么意义,只要匈奴人不想和我们打,那我们就只能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一方。诸位还是先想想到底该如何改变眼下的这种局面吧。如果再这样下去,等到来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就要走投无路了。”

说话的人是上了年纪的老张,他没有蒙毅那么乐观,而是实打实的把老底说了出来。为了平安度过这个冬天,禹城已经损耗了大部分的余粮,就算接下来的这一年之中可以平安度过,可到了下一个冬天到来的时候,应该就捱不过去了。

王离沉声说道:“成将军,蒙大人,为今之计只有彻底放弃禹城了。我们眼下所有的困难都是因为身处在这个非常不利好的位置上造成的,只要我们彻底退回到长城以南,再据长城以守,挡住匈奴人根本就不成问题。粮食不足等隐患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一旦按照王离所说的去做,匈奴人的确没有任何办法来应对这种局面。

禹城距离云中郡只有两百来里路,即使是按照脚力来算,最多不超过两日就可以顺利抵达。有三十万大军护送城里其他人退回长城根本不算难事。

成弘和蒙毅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苏念,当年要北上在此建城全都是苏念一人的设想,那时候一是为了安置从骊山而来的数十万民夫,二来是为了震慑草原骑兵,不让匈奴人敢有任何南下的想法。

可没想到这才过去了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匈奴的新单于竟然如此不同一般,雄才大略的冒顿能屈能伸,既然明知道正面有可能打不过蒙家军,就采取了这样一种下作的疲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