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尴尬的笑着说:“你这个想法的确是挺大胆的,而且也很危险。”
“是我冒犯了,让公子贸然前去项梁叔侄的军中的确太过危险,这话就当我从来没有说过吧,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直到这时,苏念才明白为什么王离会特意叮嘱只让自己一人前来了。万一成弘或者蒙毅跟着一起来了,他们肯定是不会同意王离的这个计划的。
不过王离也不是强人所难的人,既然苏念已经表明这件事的危险程度,所以他也没有要强迫苏念按照他的计划行事的想法。
苏念微微摇头:“其实我去项梁军中并没有什么危险,我说的危险指的是将军你。只要将军可以替我解除几个疑惑,我愿意去投奔项梁。
第一,就像你刚刚所说的,章邯已经大败了,现在可以说是被项梁追着打,落尽了下风。单单是项梁的人马就这般难以对付了,要是再联合其他所有诸侯,局势岂不是更加糟糕?
第二,将军你一定要牢记一件事,你所统帅的这几十万大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蒙家军,他们只是从骊山陵墓中被我救出来的民夫,虽然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操练,他们看上去也算是有模有样的,可实际上呢?他们根本就没什么实战经验,怎么能和经验丰富的蒙家军相提并论呢?
如果这两个疑问没有解除,而我却按照你的计划真的促成了所有诸侯联盟攻秦,那大秦岂不是会在顷刻之间彻底覆灭?”
虽说苏念并不是很关心大秦的气数究竟如何,不过子婴应该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最赏识的人了,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他的潜意识里其实还是希望子婴能够在这一场斗争中胜出的。
王离并没有直接回答苏念的问题,而是神秘兮兮的说道:“公子还记得之前我说过的话吧?当时公子疑惑为什么章邯所率领的刑徒就会有那么强大的战力,前面可以说是无往不利的。”
苏念想起了当时王离的解释,章邯所率的刑徒在不断的死伤以及逃跑之后重新得到了补充,而后来陆续补充上来的都是英勇好战的关中子弟兵。所以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反贼势力才会不堪一击的。
王离接着解释道:“之前的一系列胜仗之后,咸阳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我刚才说的,李斯丞相被处死了。朝廷担心李由会临阵倒戈,所以就从章邯手中抽调了大部分精锐兵力回护咸阳。当然,这里可能也有赵高忌惮章邯的原因吧。也就是说,最近几个月以来,章邯所率领的秦兵实际上战力是非常微弱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被项梁击溃的原因。
现在情况危急,陛下肯定会重新派出大军支援章邯的,一旦有了精兵在手,章邯战胜乃至彻底消灭掉项梁部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由此,公子的第一个疑问应该算是解决了吧。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项梁的侄子项羽身上,据说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李由根本就守不住雍丘的。所以局面将会演变成:章邯将军大胜,李由大败。从而章邯将军和以项羽为主的反秦势力两相对峙。”
至此苏念算是明白了王离的意思,难怪之前在面对各路反贼时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的章邯这次竟然会落败的如此彻底。
可这项梁也算是个厉害人物吧,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个七十多岁的谋士范增呢,这样的人物真的会被章邯击败吗?还是因为当年苏念曾在咸阳城摆了章邯一道,所以苏念总是下意识的觉得章邯这人的本事可能没那么大。
如果事情真的按照王离所说的那样发展下去,章邯消灭了项梁主力之后,必然会直面项梁的侄子项羽。王离按照旨意南下与章邯会和,奉命剿灭反贼。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章邯和王离的兵力将达到四十万上下,各路诸侯又不是傻子,打不过还可以跑。秦兵要是一个一个的攻打过去实在太过费事了,而且粮草补给也会是非常大的问题。
更重要的一点,苏念需要中原尽早平定下来,只有一个稳定的中原政权才能为禹城提供支持。
看来自己是真的得去投奔项羽了,只有尽快促成以项羽为首的各路诸侯与秦兵以一战定胜负,才能尽快的使局面稳定下来。
想到这里,苏念又有些担忧的说:“项羽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王将军,你确定我们就一定能胜过项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