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举还是不举?

秦末公子 人见人eye 2270 字 2024-05-21

“没错,我们的确是输不起了,所以我们这场仗必须得胜。大王知道我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不等熊心思考,苏念自问自答:“最大的问题是急需要提升士气,定陶一战我军元气大伤,士气低落人心惶惶。我随军来到彭城的路上亲眼看到有不少人都唉声叹气的。就这种状态,如何反抗暴秦?再说说王离,秦军前些日子大胜一场,这次王离又只带了五万大军长途奔袭而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秦人非常轻敌,或许在他们眼中,我大楚在项梁公战死后已经不值一提了,所以王离才会只带这点人就前来荡平我楚国。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得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击溃秦军,提升我军士气。诸位不妨猜测一下,若我军连和秦军打一场都不敢,日后各路诸侯会怎样看待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吗?大王,若是项羽将军在此,他定会重创秦军的。”

“你放肆!”宋义上前指着苏念的鼻子厉声喝道:“难道我大楚除了项羽之外,就无人能再领兵打仗了吗?”

“那你行吗?你行的话你上?反正项羽现在不在彭城,只要你宋义说自己能战胜秦军,我这就把项羽麾下的大军全都交给你调度。”范增同样咄咄逼人的说:“宋义,兵权就在这里,你敢要吗?”

“我...”宋义实在想说这有什么不敢的,可他终究还是没硬气起来。

熊心见气氛紧张起来,他连忙调解:

“好了好了,我知道诸位都是我大楚的忠臣,宋义,你且先冷静冷静。苏念是吧,你说的也有道理,当下提升我军士气才是最关键的。按理说项羽将军肯定能够带领我们战胜秦军,可要是等到项羽回来至少也在一天之后了,眼下实在是耽搁不起,就让刘邦带兵先出城拒敌吧,就算沛公不敌秦军,到时候项羽也已经赶回来了。范老先生,你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那就依大王所言吧。”

商定对策之后,离开时范增又对苏念低声说道:“现在楚国内忧外患,不适合和其他人争斗,面对秦军,自当尽量齐心协力。苏念,你还年轻,切记以后不要当着楚王的面与宋义争执,此人心胸狭隘,你要小心他使阴招对付你。”

“多谢老先生,我都记下了。”

直到这时,范增对于苏念的看法才改观不少,看来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他皱眉说道:“这样吧,你随着刘邦一同出军。”

“我跟着刘邦一起去?”苏念心中好奇,刘邦和项羽不是不对付吗?怎么现在让自己去相助刘邦了?而且刘邦帐下能人不少,也不需要自己插手。

“对,我明白刘邦的心思,他肯定是想趁着这次战事而扬名,甚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所以我要你去替我看着点刘邦,若他露出颓势,你一定不能让刘邦胡来,务必得保存我军的实力,等项羽去支援他。”

虽然范增和刘邦不对付,可刘邦手底下的兵也都是楚军,这种关头,保存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他们从未和王离交过手,范增吃了上次轻敌的亏,这次对于秦军可是丝毫不敢小觑。所以他对于刘邦到底能不能挡住秦军实在是心里没底。

苏念对范增作揖之后离开,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事无巨细的操心着,的确挺令人钦佩的。

而苏念却丝毫没有范增那样的担心,作为对于这次战事的结果心知肚明的人,苏念怀着非常轻松的心情来到了刘邦的军中。并且也如实的说出来范增让他随军的真实目的。

集结好兵力后,明天一早刘邦便要率军西进迎战秦军。

萧何上次就觉得他实在看不透苏念这人,因此当晚上苏念出现在军营之后,萧何便直接了当的问了为什么苏念要投靠项羽。

张良上次听说了苏念给出的原因,不管是不是真心的,苏念当时的话都不适合当着刘邦的面说出来。因此张良笑着替苏念解释:

“项羽年纪轻力足,据说当时为了收拢山贼,项羽竟然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大鼎。苏念到底也是年轻人嘛,自然也想追随着这样的热血男儿。”

苏念默默点头,算是默认了张良的话,同时对张良心怀感激。否则自己难道要像上次那样说因为刘邦不能像项羽一样保护好家人,所以才投靠项羽的?

刘邦却不屑的摇了摇头:“空有一身蛮力罢了,别人让他举鼎他就举鼎,别人让他举起整个咸阳宫,那你说他举还是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