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项羽此时倒是更加好奇范增所说的真正的敌人。毕竟若章邯开城投降,那么咸阳还有什么值得顾忌的地方吗?
“不是秦二世,也不是那赵高。”范增终于回头看着项羽说道:“你还执意要杀章邯吗?若你依旧要杀章邯,那章邯必不可能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的,我们此次自然也无法去咸阳了,说不定我们此生都无法去咸阳了。我再说那些也没什么用。”
项羽无奈的笑了笑,他微微摇头:“好了,你尽管说便是。”
听到这话,范增立刻会意,看样子项羽是答应不杀章邯了,他先是从自己的袖中掏出早就写好的书信,找来亲信低声交代几句,并且把这封信拿走之后,范增这才郑重说道:
“我们真正的敌人乃是刘邦。其实不管章邯是降了还是死了,最大的受益者都会是刘邦。但是在大秦未灭之前,我们无暇思虑太多,所以只能尽心尽力去对付章邯。一旦章邯被解决了,刘邦便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攻破函谷关了。”
“你的意思是,刘邦敢先我一步入咸阳?”
“羽儿,你为什么会觉得刘邦不敢进咸阳?根据我的线报,刘邦这一路向咸阳方向攻城拔寨,起先的三万兵力如今已经壮大到十万了。函谷关根本就拦不住刘邦的。而且当初我们在彭城约好先入咸阳者为王,天大的诱惑摆在眼前,刘邦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做那第一个进咸阳的人?”
“可是若没有我拦下章邯与王离,刘邦这老小子凭什么能这么顺利的打到咸阳去?若我和他的位置互换,我一样可以做到他所做的一切,而他却绝对不可能轻易的吞下王离整整二十万大军。章邯若降,大秦之灭亡则已成定局。毫无疑问,在灭秦之战中我项羽居功至伟,他刘邦怎么敢逾矩?若他真敢在咸阳称王,我便敢杀了他。”
说实话,项羽其实不太相信刘邦敢自立为王的,虽然有楚王那句先入咸阳者为王之约,可天下人都知道,巨鹿战场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战。起初之所以有刘邦率兵西进,其实就是范增担心巨鹿战场上根本敌不过秦军,才让刘邦去形成牵制的。可没人能想到项羽竟如此生猛,旦夕之间就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章邯逼到了要开城投降的境地。
这样一来,倒是便宜了已经杀到距离咸阳城不太远的刘邦了。要知道就算项羽降服了章邯,可巨鹿距离咸阳还有好一段路程,这一路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阻力,虽然这些阻力只能略微放缓项羽去咸阳的脚步,可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比刘邦更快进入咸阳城了。
“只要你有了要杀刘邦的心思,那我也就放心了。”范增一直在担心年轻气盛的项羽会被老奸巨猾的刘邦欺骗,从而不想对刘邦下杀手,日后养成大患。既然项羽能说出要杀了刘邦这种话,那他也就没什么要多嘱咐的了。
“可是亚父,你有没有想过,当初是楚王定好的约定,我若杀了刘邦,岂不是落人口实?”项羽仔细想了想,这事还真是比较难办,万一刘邦真的在进了咸阳之后自立为关中王了,那他好像也不能就把刘邦给杀了。
毕竟这无缘无故的,用什么由头去杀刘邦呢?仅仅因为刘邦的功劳不如自己大却称王了,就要杀了他吗?如果刘邦真的这么做了,那也只能说明刘邦的脸皮比较厚,罪不至死。
“有什么不能杀的?”范增冷哼一声说道:“还记得在安阳时,我生了重病给你交代的那些话吗?楚王之约其实是我范增定下的,是我倚老卖老,逼着楚王定下了那个约定,毕竟当时彭城王宫之中有那么多人都看到了,先入咸阳者为王是我提出来的。那么我范增现在要杀了刘邦还需要什么理由吗?我为老不尊,目中无人,欺下瞒上,诛杀功臣。而且我虽是你的亚父,可实际上你我二人之间时常意见不合。我年长你好几十岁,我想做什么你也根本拦不住。到时候要杀刘邦的人是我,你依旧是名震天下、重情重义的项羽将军,所有的恶名都让我这把老骨头来背就好了。”
范增虽然说的轻巧,可项羽又岂能忍心让七十多岁的老人去背负这等恶名?他有些不解的说:“难道就非得杀刘邦不可吗?你都能劝我留章邯一命,为什么刘邦必须得死?退一万步讲,就算刘邦真的在咸阳称王了,我让他做这个王便是。试问天下谁不知道,这大秦乃是我灭的。”
“不,章邯虽然也算是一代名将,可岂能与刘邦相提并论?我把话放在这里,若刘邦不死,此人日后必成你的心腹大患。咸阳城就是杀掉刘邦最好的机会,你若不肯下手也无所谓,只要那时你不阻拦我,一切都交给我来安排即可。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吧,我会把一切都处理妥当的,背信弃义诛杀功臣的恶名绝对不会落在你的头上。”
刘邦明明也是作为楚国臣子领命出征的,可现在他们却一直在讨论要杀死刘邦,这一点让项羽觉得略微有些不自在。他烦闷的摆摆手:“算了算了,这些事等以后到了咸阳城再说吧,现在还不知道章邯到底是不是诈降呢,我们说这些为时尚早了。”
“章邯绝没有诈降的可能,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只要你应允不杀他,我想章邯肯定会真心实意的投降的。试想想,将领在外为国死战,后方都城之中却已经容不下这个将领了。除了投降之外,章邯还有其他路可走吗?”
说着说着,范增的话语戛然而止,而且他的脸色也随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