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一听,心中大喜,又看了一眼常山,马上开心地笑出声来。</p>
靖夫还是正襟危坐着,一本正经地并没有笑,只是在常山的提示下,才一手端起面前的那盏茶,轻轻喝了一口。</p>
又听长生说道:“其实,找到冒顿是一个契机,我想知道怎样能如此迅速地知晓天下之新事物?”</p>
靖夫这次没有马上回答,他思索片刻,然后才说:“兵家弟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各种各样的沟通,了解大量的情报,但最后都要把不起眼的各种各样的情报,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筛选,才能得到有用的东西。”</p>
长生感觉到一个深层次的东西,他很受启发,心中马上有个概念呼之欲出:迅速了解天下最新鲜之事,得通过各种沟通渠道,获得各种知识。开始这些知识,很多也许都无甚用处,但经过研读加工,就能得到有用的东西。</p>
他觉得自己仿佛还有个茅塞没有打开的样子,说道:“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吾之心矣。”</p>
靖夫听罢忙说:“孟子之说,亦是‘茅塞子之心’公子殿下语出,自然是吾心非公子殿下之心矣。公子殿下实不必过谦,亦或不必谬赞在下。”</p>
长生自然知靖夫厉害,又看着常山笑了笑,便直接道:“那尉大博士怎样为博士台构建一个‘沟通渠道’?”</p>
靖夫这才明白了长生心中大智。便抓住时机,直接说道:“博士台不必过于规范廷议制度,让人人都能表达,人人都能发声。不存在所谓的‘滥芋充数’,如果上妓院、上茶社、上剑道、上酒肆之类的博士都成了不正经的‘闲人’,予以驱逐,那么就真的茅塞吾之心矣。”</p>
长生听着,觉得一楞一楞的,这个尉靖夫也真敢说,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否定我的博士台改革吗?我的改革,可是父皇赞同的!可又一想,父皇也确实告诫过自己:要的是百花齐放,不允许罢黜百家!</p>
靖夫看着长生陷入沉思,半晌无话,便有些不知所措,只说道:“公子殿下恕罪,在下有些失言了!不过,在下说的不必‘规范’,是特指廷议时的畅所欲言方式,并不是指‘分门别类’方式。”</p>
长生这才反应过来,他使劲摇了摇头,说道:“尉领事,本台并无责怪之意,反倒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即日起,你不仅掌管兵略门,还筹办博士台情报所涉事项,直接向我告报。”</p>
靖夫想了想,马上意识到,自己今后,也许将同蒙常山一样,成为公子殿下的左右手,马上起身,走到长生坐前,跪下,很正式地应道:“诺,在下愿为公子殿下效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