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董卓,在凉州声名鹊起了。
朝廷一看董卓是先天境武者,又是大汉忠良,帮助汉廷大肆镇压了羌人的叛乱,自然很是看好他。
当时的大汉龙廷,在统兵御敌的大将方面,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前一辈的汉廷大将凉州三明中的段颎,张奂,皇甫规都已经开始老去。
然而接下去的汉廷新生代武将中,没有凉州三明这个级别的顶级大将涌现出来。
自然是需要再广纳贤才,而朝廷当然是立刻盯上了一贯出名将的凉州。
董卓之后很快就被汉廷所看重选上了,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被征为羽林郎。
“六郡良家子”,六郡指的是:凉州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与并州的上、西河六郡,。
这几个郡都在边地,全部都位于关西一带,关,历来民风彪悍。
尤其是凉州,并州这几个州郡里面大多是迁移来的关东贫民和发配来的朝廷罪犯,又迫近戎狄等凶悍的异族。
民间修习战备,民风尚武,百姓谙熟骑射,就连民间都有流传许多基础的修炼法门,人人修炼体魄和武道功法。
这就是在大汉民间所流传的一句俗谚了,那就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所谓的关东出将,关西出相。
其实就是关东,关西这两个地方的不同的修炼习惯,关东多炼魂修士,关西大多是走炼体一脉的武夫。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关东多世家,世家子弟大多修炼的是家族代代传承下来的炼魂功法。
有修炼武道的,但是大部分修炼武道的都是世家大族中的徒附家将。
修炼武道的世家子弟也有,但是并不多。
毕竟在大部分世家子弟眼里,修炼炼魂功法,统率兵马才是大道。修炼武道功法,亲自上阵搏杀是小道。
关西出将,说的是关西从前大多是迁移来的关东贫民和发配来的朝廷罪犯。
关西之地世家没有多少,世家子弟中自然也没有修炼炼魂功法的传统。
又要长年和北方的匈奴,羌人,氐人等异族进行正面的对抗,厮杀。
修炼炼魂功法到达高深境界虽然也能抵抗异族侵略的,但是见效缓慢。
一开始修炼炼魂功法并不能直接用于战斗,只能够强化五感六识,使得思维敏锐。
要达到高深的境界才能施展出法术加持士卒。
不像武道功法开始修炼就能够强化身体,有所作用。
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自然关西地区修炼武道的修炼者远远比起炼魂修士来的多了。
这样子的情况之下,所以关西的武人更多,民风也远远比起关西更加彪悍。
因而自从大汉兴起之后,朝廷常从这几个郡中身世清白的良家子里选佼佼者为羽林卫、期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