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我虽然即将要逝去了,但是两人的未来是要安排好的。
大汉之制,以嫡长子为先,虽我偏爱董侯,但是为了朝廷大局考虑,这天子之位肯定是要史侯来继承的。
只是我也放心不下董侯的安危,何家势大,史侯我未来并不担心,但是我害怕董侯在我死后遇到危险。
所以,蹇卿我希望你能够在我走后好好辅佐史侯,但是也要好好地将董侯保护好,不能让他受到伤害。
两人皆是吾子,我爱之如一。”
“另外羽林卫和虎贲卫我已经留下遗诏也由你来持节统辖,一定要好好地辅佐史侯登上大汉天子之位,也保护好董侯的安危。”
刘宏口中董侯和史侯自然就是他的两个幼子刘辩和刘协了。
其中董侯为刘协,史侯为刘辩。
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辩,刘协最早的孩子刚刚出生便夭折了,为了避免刘辩在出生之后遭遇到同样的事情。
所以刘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是养在一个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
刘辩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
但是刘辩少年时候因为没有在宫中接受教育,所以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
而刘协则不同,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他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
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而刘协从幼年的时候的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因此时称“董侯”。
不过此刻刘宏知道自己寿命不长了,也该是做出来的决定的时候了。
刘宏虽然喜欢刘协,但是迫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大汉传统,终还是决定了要将大汉天子的位置传给“史侯”也就是刘辩。
但是他也担心刘协之后的安危,所以将一切的身后刘协的事情都嘱托给了蹇硕。
蹇硕在地上拜了又拜说道:“是的,陛下,我一定会照着你说的做,就算是奴不要这条命了,也会保护好董侯的安危的。”
刘宏的又吃力地对蹇硕说:“那就好了,这两件事就拜托给卿了。”
蹇硕跪在床前,痛哭流涕地说:“陛下对仆的信任,奴仆实难报答于万一。奴仆宁肯肝脑涂地,也一定会保护好的董侯,也一定会辅佐史侯上位的。
奴仆一生之中,唯有陛下对我最好,将我当正常人一样看待。
我虽是阉人,但是也是知晓忠孝,知晓仁义之人,奴一定不负陛下的嘱托,陛下你放心吧。”
“我知道你对我忠心耿耿,那就好,那就好啊………………
辩儿,协儿,一切我都帮你们安排好了只要你们将来能够过的好,我这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我只是希望…………”
话还没有说完,刘宏便倒在了玉床之上,彻底失去了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