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听闻三位恩人的资助计划,立刻找到他们简单讲述缘由。
他们听后,都表示十分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所以希望尽早见到三位恩人,我就索性把他们全带了回来。”
坐在那三人中间位置的公子,开口自我介绍道,
“在下北堂明泽,本是洛阳人士。
前朝期间,家父因为政见不同,得罪了两朝权臣裴矩,而被贬至西域,随后全家皆搬迁至此定居。”
李泽清闻言,合手作揖说道,
“北堂公子,幸会幸会。
听说这个裴矩,文武全才,历经北齐、北周、大隋、大唐四朝,前半生碌碌无为,后半生大放异彩,可谓一位特别的人物。
宰相魏征一边赞扬他“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又一边批评他“承望风旨”,造成了“关右骚然”这种危及前朝大隋统治的局面。”
梦澜接着说道,
“此人一生先后侍奉过北齐、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共三个王朝,七个主子。
难得的是,他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
不但以自己出众的智慧、谋略、经验尽显经营国家的才华,而且其表现还因所侍主子性情的不同,而变得前后判若两人,大失水准。
他既能迎合昏庸君主,加速了一个腐朽王朝的覆灭,又能在贤明君王手下,成为与魏征齐名的诤臣良相。
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奸臣”,什么叫“忠臣”,“奸臣”和“忠臣”又是如何转变的。
简直是“君明则臣贤,君昏则臣佞”的典型范例。”
北堂明泽叹息道,
“家父个性颇为耿直,宁折不弯,曾当着前朝隋炀帝的面,大骂裴矩附炎趋势,好大喜功。
并对在下说,为博得隋炀帝的欢心,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