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沙拉木夜过拒北关

汉垣 凉了的皮 1591 字 2024-05-21

杨华本不用在这北疆寒夜里值夜,他平日里都是干个类似城门校尉的差事,白天坐在城门口插科打诨收着过路的钱财,常走拒北关的商贾,管你是汉人还是匈奴鲜卑,哪个不得打点好这个杨校尉,否则这拒北关可不好过!

前些日子云中郡有北匈奴部落作乱,这几日朱阳要求拒北关加强巡逻,连这夜晚也要杨华在城楼上晃上几次。对于朱阳莫名其妙的要求,杨华很是不解,北匈奴的一些小部落作乱是常有的事情,通常责令匈奴单于王严加惩治便可,即便这些小部落作乱也不至于敢来攻打拒北关,况且拒北关巍峨雄壮,墙高池深,更是有一校兵马驻守于此,城楼上远观三十里外一目了然,若匈奴或鲜卑有异动,烽火一出,半日之内关北军,雁门军,龙骧军便可赶到。

再者说,匈奴已然臣服,纵有不安分的部落滋扰百姓,但决不敢挑起战争。鲜卑与乌桓骄横,却多在幽州地界,并州之地并不多见,加之胡人本就是以骑兵见长,攻城掠地之事并不多见,更加缺乏机械与步卒。

寒风乍起,杨华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一身铁甲冰寒,正要回屋暖一暖身子,只听城楼上士卒喊道“杨校尉,前面有火光!”

杨华心中一凛,快步走到城墙边上,眺望远方,月光黯然,远处不过一里地的北方有约莫几十个火把。

杨华大喝道“弓箭手,准备!”

说话间,上百号弓箭手搭起了弓箭,瞄准那些火把,杨华心中奇怪,这拒北关向来有“月下北山关城门,雄鸡唱白启雄关”的说法,这个规矩经常出没拒北关的人无人不知。

此时,出现这么一队火把,让杨华心中生疑。“何人胆敢夜闯拒北关!”杨华一声大喝,来者听闻杨华一声大喝,便纷纷停下了脚步。只听城墙上弓箭手的弓箭绷的笔直,发出吱吱的声响。

为首一人上前走出两步,举起火把照在自己的脸上,那是一副笑容。

那人操着一口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杨统领,是小的,晚上加急送一批胡姬入城,还请杨统领行个方便。这是王匡大人的手令。”

杨华知晓,这王匡乃是晋阳郡丞迁为雁门郡太守,督管边防,今日王匡在雁门郡宴请一众属下,连雁门守将郝萌与拒北校尉朱阳也都纷纷放下手头军务前去赴宴。毕竟这新官上任,这些做属下的总得博个好印象不是?

当即下去一位士卒,到那胡人面前将令牌取来。

城楼上杨华拿着令牌仔细观瞧,这雁门太守王匡才到任不过半个月,虽然杨华见过王匡的印鉴,却不敢百分百确定是王匡的手令。杨华再看了看城下满脸堆笑的匈奴人沙拉木,这个沙拉木做的就是个贩卖奴隶的生计,胡人之间战争时常有被俘虏的,男性多半会被胜利的一方当做奴隶留下干活,而女性则会被贩卖。胡人部落食物紧缺常常自身都无法饱腹,男隶尚有劳动力去供奴隶主驱使,甚至作为敢死队在打仗时冲在最前面。女隶则根本没有什么用处,胡人也十分讲究血统纯正,不会乱生孩子,况且在北疆莽荒之地生儿育女本就是件赌命的事情,更不要说一个奴隶了。

对于奢靡的大汉来说,野性凶蛮,充满异域风情的胡女,是十分新鲜有趣的稀罕玩意儿。要是调教得体,培育出能歌善舞,床第上又不失狂野的胡姬,那可就是多少富家公子争相夺取的宝贝了!

“沙拉木,可有通关的文牒?”杨华扬声说道。

沙拉木一脸苦笑,指了指身后的车队和笼子说道“我的大人,这事哪里还有文牒呀,小的接到手令便马不停蹄的赶来,生怕误了太守大人的事情,此时想来晚宴已经开始,实在耽搁不得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