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有了伴

张来福对儿子的前程是有设计的,他与县农业局的耿局长很熟悉。耿局长经常来红星大队调研,对张来福的工作评价很高。红星大队是本县的粮仓,张来福接任以后,对粮食品种的配置做了优化,让产量又提高了不少。

耿局长认为红星大队的做法可以推广,经常带人来这里学习考察。张来福和耿局长的关系不知不觉从上下级变成了朋友。张来福想让儿子长大后进入农业系统做临时工,先跳出农门,再想办法转正。

道路规划好了,儿子却不争气,总是给家里惹麻烦。现在妻子和儿子提出学武,张来福觉得也许这是一条正路,让杨绍基管着,儿子应该不会去乱闯。这心思他没有跟妻子讲过,也没有和儿子摊牌,怕他们嘴不严。总之,他们老张家的命运一定要从他这一代开始有所改变。

今天来杨家,他就想把这事给落定了。不管老杨说什么,他都接受,儿子今天一定要在杨家呆下来。

杨绍基自己没上过学,对于不上学的孩子是没有好印象的。当初李舜承让儿子退学就让他很看不起。现在对于读不进书的张金生,他是打心里不给好脸色。

张来福知道杨绍基的脾气,但为了张家的将来他必须放低姿态。

杨绍基见张家父子一唱一和的,气不打一处来:“读书还有很多用处,学武也要识字的。”

张来福笑嘻嘻地点着头:“老杨,你说的都对。可你看我们家金生哪是读书的料?不读书又没人管得住,总给社员们添麻烦。他说了,只要你收了他,他就听话,好好地练。”

听张来福这么说,杨绍基一时没接上话来。愣了一下,看着张金生祈求的眼神,心软了下来。说:“也是,没人管,这孩子可是废了。”

张来福看杨绍基没有了先前的强硬,试探着说:“老杨,你就算可怜我吧,也为了大队今后少一个无良少年,你就试着收了看看。如果他不听话,我一定把他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