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天幕上正好是如今几分天下的地图,众人望着地图,怔然出神。

北周所出地方,最为难办。

上有突厥,右是北齐,下是陈国,左是西域。

不论是哪一方,一旦形成结盟,对北周而言都是两面夹击,若是三面都有难,怕是远水难救近火。

难以抽出兵力来支援。

宇文邕轻敲着椅子扶手,“与突厥联姻,是眼下最好的办法,既能解决北边的骚乱,又能给齐国施加压力,这样一来,齐国不敢随便进犯。”

化被动为主动。

原本国力就不让齐国强盛,那就要懂得结盟,哪怕只是表面的盟友,至少利益绑在一起,不会轻易刀剑相向。

【宇文邕是一位颇能隐忍的皇帝,然而这样真的能完全打消宇文护的猜忌?

当然不可能。

宇文护比宇文邕年长三十岁,都差辈,不,放古代可能差两辈。

当初为什么宇文泰要让宇文护当辅政大臣,就是因为宇文护是跟他一起从西魏夺权过来的,那已经是从一场□□里活下来的人。

宇文泰去世的时候,几个儿子都还小,所以理所当然就把辅政的事交给宇文护。

毕竟是侄子。】

宇文孝伯打了个哈欠,“差辈,这词有意思,不过差两辈倒是真的,大皇子都七八岁了,皇上也才二十四岁。”

面对宇文孝伯的玩笑,宇文邕半点不计较。

先不说他们自幼相伴长大的事,单说今天带他们出来耕田,就是为了商议宇文护的事。

都到了民间,何故还要拿着天子的架子。

宇文宪心绪还是难平,“想不到堂兄竟然这么心狠手辣,尤其是——孝闵帝,他登基时才多大?十六岁,还未弱冠,却已经聪慧,然而还是不到一年就惨遭毒手,还连累独孤信几人。”

那一年的宫闱之变,来得很突然。

现实赵贵等人被杀,接着没有半个月,宇文觉就被囚禁,然后被人暗杀,死于非命。

“所以,

非杀不可。”

宇文邕淡淡说了句,“这就是理由。”

【宇文觉是个至纯至粹的人,而且尽管为帝不到一年,先是减赋减刑,还力推各地官府举荐有能力的人。

大家是不是觉得举荐有能力的人会有问题?导致朝廷里都是党派之争。

事实上宇文觉在这一条上还附加了一条,就是如果举荐的人当官了,举荐人有奖,但也会被记录,如果被举荐的人以后犯法,举荐人也会被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