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哥舒游城,汗使东访(中)

偷天炼鼎 秦士 1325 字 8个月前

沈成听了后,心想:父王是东方侍郎的顶头上司,想必东方侍郎以为父王清楚此事,这才率先赞成。

“此言差矣!”立刻有大臣出班驳道:“东方大人,皇家学府乃我西寒立国之本,若一而再地让外邦人士入府,谁能保证我国术武之道不泄露出去?因此臣以为,陛下应慎之!”

这大臣姓黄,官居刑部侍郎。

沈成便想:师父说顾太师与父王一向对立,两系官员往往是你主张什么、我便反对什么,看来确实如此。这黄侍郎是顾太师的亲信,当然要不遗于力地反对此事。

如沈成所料,当下顾党的什么刑部孙尚书、户部杨尚书、户部郑侍郎等等大员,都纷纷跳出来劝阻此事。

而沈党大臣们群起反击,朝堂上如牵一发而动全身,顿时争得沸沸扬扬。

沈成从眼洞中偷看三公神色。

只见顾太师口噙冷笑,左顾右盼。每当有得力干将说得激昂时,她便重重地点下头,满脸的深以为然。

父王沈太保则眼观鼻、鼻观心,心思不知在哪里。不管是反对的声音,还是赞同的论调,都不知他听没听进去。

至于罗太傅,始终在闭目养神。罗系的那些官员,见他保持中立,也就没人掺和此事。

--------

众臣直争了几柱香功夫。

皇帝蔡逊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由着诸臣在下面争辩。不论哪一系的官员,引经据典地说出一番大道理后,他都只是轻轻点头,却不置可否。

群臣越争越激烈,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架势,听得沈成暗暗皱眉,又有些担心:难道金昆入府的事会受阻?师父还说绝不会有问题,早知如此,我该求他老人家来参加朝会的……

终于,皇帝开口了,叹道:“列位爱卿各有各的道理,倒叫朕一时间好生为难……”又问:“太师,您乃三公之首,又执掌着武道府,不知您意下如何?”

顾太师拱拱手,奏道:“陛下,皇家学府本来只收皇室子弟,说起来这是陛下的家事。本王认为金峰王子能否进入武府,陛下就御裁独断吧。”

皇帝又征询太傅、太保意见,二人也表示全凭皇帝做主。

于是皇帝颁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