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九十八章 顾正臣:我怕啊

虽然格物学院出身的官员开始增多,占据要位,但他们在人数上还有限,比如温祥卿、开济、薛祥、詹徽等,这些可都不是格物学院出来的人,他们对顾正臣,看似友好,实则也就那样。

比如开济,并不怎么得罪顾正臣,可倒顾案时,他也没为顾正臣奔走疾呼。

还有詹徽,他算是有骨气了,不怕得罪人,还经常找人麻烦,可结果呢,倒顾案那么汹涌,他是怎么做的?

是回京之后开始发难。

他回京之前聋了还是瞎了?

没有。

他是督察院***,他知道京师发生的一切。

但是,他隐忍不发,直至回京之后,装不下去了才开始有所动作。

说到底,没什么文官与顾正臣真正走得很近,就连韩宜可那家伙都置身事外,可想而知,顾正臣多不受文官待见。

现在,顾正臣是不需要担心什么,甚至可以肯定,他的国公爵位也稳如泰山,不可撼动,任何文官也动不了他,但是——李善长当年也是国公啊,该惩罚的时候不一样惩罚?

对付国公,不一定非要削爵,可以将你丢到一处不起眼的地方自生自灭,也可以停了俸禄。而这些,在未来都是可能发生的。

耿炳文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你树大招风,这十几年来,你的风头可是盖过了魏国公、曹国公等人,妹妹又嫁入了东宫,你又是个出挑的,深得皇帝、太子信任,门生——确实也多,大家都害怕你顾正臣会成为权臣。”

两枚石子落回掌心,顾正臣言道:“所以啊,我能直接安置俘虏,但我不敢,现在想想,便宜行事,未必占有便宜,说不得日后会付出更大代价。现在每一步,还是小心点为好。”

耿炳文知道顾正臣的难处。

很多人都知道,要动顾正臣,只能通过当今皇帝,等朱元璋百年之后,朱标继位,谁也约束不了顾正臣。

以朱标与顾正臣的交情、关系,没人能压制顾正臣。

这也意味着,顾正臣后面的日子,必然还会起风波。

他也预料到了,所以在蓟遵战场结束之后,便谨小慎微起来。

耿炳文看向北山:“可是镇国公,北伐的事耽误不得啊,牺牲了这么多,耗费了如此多人力、物力,如今好不容易占尽优势,咱们需要尽快动起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