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登报纸了!四九城轰动!

弗拉基米尔虽然中文不算精通,但也听懂了扫盲班是怎么回事,顿时大感新奇,兴致勃勃地拉着伊莲娜坐到了听课的人群后面。

阎埠贵站在黑板前,扶了扶眼镜,面对一众成年人毫不怯场。

他本就是小学教员,教书是老本行。

阎埠贵声音洪亮的说道:

“今儿个,咱们就从这启蒙的《百家姓》开始!”

“咱们不图当秀才状元,就学点实用的。”

“起码能把自个儿名字写端正了,看个简单告示不抓瞎!”

他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赵钱孙李”,一边穿插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和姓氏典故,讲得深入浅出。

底下这些平日里为生活奔波的汉子们,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个个听得聚精会神,比学堂里的孩子还认真几分。

伊莲娜看着众人脸上那渴望知识的专注神情,内心深受触动。

她悄悄拿起相机,调整角度,“咔嚓”一声,将这充满时代印记的一幕定格下来。

随后。

伊莲娜退到陈雪茹身边,由衷地赞叹:

“陈,你们这个‘扫盲班’太棒了!”

“让普通劳动者也能获得知识!”

“知识,是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这张照片,我一定要寄回国。”

“让我的同胞们看看,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人们是如何渴求进步的!”

陈雪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苏远提议在小酒馆办扫盲班,她明白其中深意。

却没想到如此巧合,开业当晚就有两位毛熊国友人撞见。

他们还带着相机拍下这一幕,更要发回国内!

若真能刊登,影响力可就大了,对苏远的计划大有裨益。

“伊莲娜。”

陈雪茹微笑道,“你说得对。无论在哪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进步的追求,都是相通的。”

伊莲娜湛蓝的眼睛亮了起来:“是的!这正是我的想法!”

另一边。

课程接近尾声,阎埠贵让大家自由提问。

一个常来喝酒、靠给人扛活为生的“窝脖儿”老李站了起来,黝黑的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

“阎老师,俺没啥大问题,就想请您教俺写写自个儿名字。”

“俺叫李乐康。听老辈人念叨过,这名字好像还有点讲究……”

“可惜俺小时候没留心,后来光顾着糊口,早忘光了。”

话音刚落,就有熟识的酒友起哄:

“嚯!老李,原来你还有大名儿啊!”

“平时‘老李’‘老李’叫惯了,今儿才知道您叫李乐康!”

“乐康?听着也就图个吉利吧?能有啥大典故?”

老李挥挥手,带着点不服气:“去去去!俺祖上那也是出过读书人的!就是那世道……唉!”言语间透着对往昔家道中落的无奈。

阎埠贵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李乐康”三个字。

“喏,这就是你的名字。”阎老师解释道,“‘乐康’,就是快乐安康的意思。朴实无华,但寄托着家人对你一生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

老李盯着自己的名字,认认真真地看,虽然努力想记住笔画,但听了阎埠贵的解释,脸上还是难掩一丝失落。

他本以为会听到个更“有学问”的出处。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平静的声音从柜台边响起: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帮忙的少女紫怡!

迎着大家惊讶的目光,紫怡淡然补充道:

“这是我师傅教我的,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意思是:美妙的音乐纷繁交响,愿君王(或尊贵之人)心情愉悦,安乐康宁。”

“用作名字,是祝福欢乐安康的意思。”

“而且,巧了,师傅前两天教我站桩时,正好念过这篇。”

小酒馆里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里满是惊奇。

徐慧真也恍然大悟,想起今早确实看见紫怡在后院练拳时嘴里念念有词,原来是在背诵古文!

这苏主任……也太神了吧?

拳脚功夫登峰造极,连古文都信手拈来?

被小姑娘无意中点破的阎埠贵,倒没什么尴尬,反而豁达地笑道:

“紫怡啊,你是真学到东西了!”

“能拜苏主任为师,这是你一生的福气!”

想起院里当初对紫怡辍学、阮红梅家境的闲言碎语,阎埠贵不禁摇头感慨:

“紫怡说得没错,苏主任的话自然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