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还是什么邦国,那分明就是一个等同于大明朝,甚至说不定还会是一个超越大明朝的庞大帝国!
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不,是五个帝国,将来能容纳多少人封侯、封国公!
一众文武百官并不是傻的,随着大明朝吞并高丽,平定倭国之后,如今大明朝国内最上层利益的基本都已经划分完毕。
就像国公之位,除非未来大明朝出现江山社稷将要倾覆的重大危机,而后有哪位文臣武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再定大明朝江山社稷。
如此一来,方才有可能会被破格封为国公,否则大明朝基本是不会再封其他人为国公的,而他们想要在大明朝国内封国公,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若他们跟随朱棣等一众皇子藩王去海外其他大洲封邦建国,并且立下汗马功劳,那么随着一众藩王皇子邦国的发展壮大,他们的身份地位会随之而水涨船高的。
将来在朱棣等一众皇子藩王的邦国之中,被封侯、封国公并不是不可能。
当然,想要在朱棣等一众皇子藩王的邦国之中封侯、封国公,那也肯定是要有所付出,承担相应的风险的。
比如远离故土,一旦去了其他海外大洲,此生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再回中原大明朝。
又比如海上风浪,万一在去往其他海外大洲的途中遇到了滔天海浪风暴,那说不定在建功立业之前就挂了。
再比如水土不服,刚刚去到其他海外大洲谁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的了那里的环境气候,若是一个不小心,在那里感染了个什么当地疾病之类的,那也同样玩完,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风险等等。
总之一句话,想要拿朱棣等一众皇子藩王邦国的侯爵、国公之位,那同样要拿命来搏的。
就像如今的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汤和等人,他们如今能被封为国公,在年轻之时拿命去与朱元璋一起在刀山火海的战场之中,来回征战方用命换来的。
而且现在朱棣等一众皇子藩王于海外其他大洲封邦建国,却又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拿命去拼国公之位的机会,就看他们这些文武百官、勋贵侯爵敢不敢拿命去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