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女科举

果然,在几天后,有了召选才女入宫的消息,但不是太后的懿旨,而是皇上的圣旨。

圣旨中说,太后久居宫中,喜爱有才学的女子,因而要常召天下有才德的女子入宫陪伴太后。

这道圣旨下来之后,在不知情的人眼中只道是皇上孝顺,还想着法的让太后排遣独居宫中的寂寞。

但在知情人的眼中,却看到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朝堂中,果然是太后占据上风,说什么就是什么。

其二,这事是太后的主意,但下的却不是懿旨而是圣旨,这其中,是不是意味着就连皇上,都在太后的掌控中呢!

随后,如何选有才德的女子入宫、以及入宫陪伴太后的后续便公布了出来。

如何挑选有才德的女子,不管是民间女、还是大家之女,只要是觉得自己有才德,先到官府掌管此事的女官处报名,经过初步的筛选之后,太后会在六月初六在宫中举办女子文会,到时候由太后亲自从参加文会的女子中挑出文采出众之人共十三人。

第一名被赐予女状元之名,第二名被赐予女榜眼之名,第三名被赐予女探花之名,剩余十名女子被赐予女进士之名。

太后会为这十三名女子在京都赐予府邸,被赐予的府邸属于这名女子所有,就算是出嫁,也会成为陪嫁物品。

而这胜出的十三名女子,只需要在太后传召的时候入宫陪太后说说话就可以了。

往后,等到了差不多的年龄,胜出的女子可以自行婚配,也可以请求太后赐婚,但不管是自行婚配还是太后赐婚,都能得到大批的赏赐。

如此圣旨一出,各大世家或是勋贵或许是因为各自代表的利益或是自家的政治站位问题,还在观望。

相比于世家和勋贵的冷淡,在民间,却是风起云涌,争相报名着众,女状元探花,那不是和科举无异了吗?因而,还没开始报名,就有人将此次选召称为女科举了。

此时对女子虽然约束,但也不像是宋之后那般恨不得将女子锁在后宅之中,在大街上走动的女子多的是,更有女子主动和离后归家独过的,最为嚣张的应该是皇室养面首的公主们了。

因而,民间的女子对于此事响应者众多,只要得中十三名以上,不仅仅能得到美名,还能得到属于自个的府邸。

太后赐予的府邸,一般人根本不敢擅闯,这对女子的未来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更别说还能得到太后的召见,能见到宫中的太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怕是不求权势,也能因能见太后,怕被告状而不敢欺凌,因而民间读过几年书的女子都涌向宫门报名。

就连家中有人读书,但却只让男孩子读书而没让女孩子读书那些家长们,此刻也懊悔不已。

早知道就让女儿也读书了,须知男子就算是读书科举取中,也不过是从七品小官开始,若是没有惊天的才能或是可为依仗的家世,兢兢业业一辈子怕也就只是得个五品的官,一辈子或许都没再次面圣的机会。

而此次女子选拔则不同,一旦过了被太后选中,能常常见到太后,这无异于一步登天。

“还真是与女科举无异了!”云曦感叹。

伏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竟然连挑选女子为她做智囊团办法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