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玻利维亚,乌拉圭三国在东非眼中起到的作用,就像前世日韩之于美国,好控制,同时也能牵制阿根廷和巴西。
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能保证东非在南美内陆腹地监视和操纵当地局势,这个战略意义,就相当于前世美军占领阿富汗,从而威胁远东帝国和俄罗斯的腹地,当然,美国最终没有做到这一点。
而乌拉圭能保证东非海军在南美东海岸的存在,和委内瑞拉一南一北,监控整个南美洲东海岸。
这些军事部署,基本上奠定了东非在整个南美地区的战略优势,南大西洋范围内东非军事霸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际上东非也想顺手对巴拉那河流域进行改造,尤其是苏亚雷斯港到科伦巴港之间的河段,但是这个时间段,明显不行。
首先,巴拉那河不是东非本土河流,东非不可能自掏腰包帮助南美人疏浚河道,其次,这个时间段,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南美各国也没钱出资请东非搞工程,最后则是利益分歧。
巴拉圭,玻利维亚和乌拉圭还好说,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那河改造没有太大兴趣,因此各国对巴拉那河改造的态度不一。
东非的水利专家摩卡,在苏亚雷斯港边说道:“巴拉那河的航运潜力,比国内所有河流加起来都要大,其天赋可以和莱茵河,多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处在同一档位,可惜,这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且沿线国家经济人口都不富裕,极大限制了巴拉那河航运的发展。”
“只需要稍加改造疏浚河道,苏亚雷斯港就能通行万吨船舶,即便以当前自然状态,其也能通行小几千吨的船只。”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要是我们东非有这样一条河流,我做梦都能笑醒,浪费啊!”
苏亚雷斯港到科伦巴之间,没有改造的十几公里天然河道,轻易就可以通行三千吨以下的船只,而这里还是巴拉那河支流的支流。
而仅仅距离苏亚雷斯港不到十五公里的科伦巴港,自然条件下更是能轻易通行五千吨商船,在雨季更是能通行万吨船舶。
也难怪摩卡如此眼红巴拉那河的通航能力。苏亚雷斯港到出海口之间的航道总长度超过两千两百公里,而东非的赞比西河总长度也才两千六百多公里。
这就相当于赞比西河没有人工改造和疏浚的情况下,几乎全线可通航。
摩卡的助手希莱得也感慨的说:“真是无法想象,南美各国守着这样一条天然黄金水道,却不加以善用,如果巴拉那河放在帝国境内,哪里还用费劲改造赞比西河,或者是挖掘人工运河。”
“这样一条航运,灌溉能力都十分突出的河流,如果在国内,那当地一定能成为东非经济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甚至超越莱茵河也不是没有可能。”
巴拉那河的航运价值极高,潜力极大,同时其流域范围内的农业条件放在全世界也是顶尖水平。
其流经的拉普拉塔平原,面积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而远东帝国全国平原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出头,也就是北美中央大平原,还有东欧平原才能稳压其一头。
当然,这里说的是那些适合农业发展的主要大平原,其他诸如亚马孙平原,图兰平原面积虽然也不小,但是可利用面积低。
气候方面,巴拉那河流域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虽然也有季节性变化,但是从名字就可以听出这个区域的水热条件要好过远东帝国,还有东欧平原。
然后是土壤肥力,巴拉那河流域有丰富的黑土地资源,肥力也十分可观。
综上所述,也就北美中央大平原在各项数据上几乎全面压制拉普拉塔平原,东欧平原面积大,水量也不缺,土壤也肥沃,但是热量和光照条件不及拉普拉塔平原。
摩卡对助手希莱得说:“算了,南美各国尤其是原西班牙殖民地和葡萄牙殖民地,基本上都是一个德行,我们不能以常理揣测他们的发展。”
“毕竟,他们真的像帝国一样,那早在19世纪以前就崛起了,根本没有我们东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