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玻璃和研究

王承恩现在就觉得,玻璃方面当真是一个大问题。

军用手表需要的高强度玻璃就不说了,大的钟表还需要大块玻璃,那同样是现在很难制造的东西。

更别说皇帝还让他研究镜子和玻璃窗,同样也需要大块玻璃。

他觉得有必要设立悬赏,让工匠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

无独有偶,在装备院研究瞄准镜的薄珏,同样在玻璃上遇到了难题。

他制作的掣电铳四式类似夏普斯步枪,都是专注于远射程的火器。

因此非常需要瞄准镜,并且要把成本降下来。

在火铳上安装瞄准镜遇到的难题,薄珏已经一步步解决。

但是把瞄准镜的成本降下来,却着实让他感到为难。

直到现在,加装瞄准镜的掣电铳四式,成本仍旧在二百两以上。这已经相当于火炮的价格,军中根本就用不起。

如果不把成本问题解决,他制作的武器就推广不起来:

“玻璃磨制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文思院和装备院没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工匠,我就自己来干。”

“专门建个研究所,向掌院申请资金。”

“就算吕祥不同意,也能向技术委员会申请。”

因为燧发火铳的事情,他和吕祥的关系不算好。再加上研究的火铳也和吕祥有竞争,根本不期待吕祥能够拨款。

不过在申请成立研究所的事情报上后,他却很快收到了批复。吕祥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拨下了二千两银子,作为成立光学研究所的初始花费。

还指点他和内府监合作,获得更多资金:

“内府监的兵仗局制作望远镜,还有钟表工坊制作的钟表,同样在玻璃上遇到了难题。”

“你的研究所可以和他们合作,一起攻克这个。”

“如果人手不足,还可以向工部申请,把烧制药玉的工匠调过来。”

药玉就是琉璃,又被称为假玉,烧制的方向是越像玉越好,作为玉的替代品。

这导致大明的琉璃产业偏向白色或彩色,反而在透明玻璃上,并无多少积累。

不过药玉在烧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残次品”。这些不像玉的东西以前是废品,如今却可能被用起来。

像是手表用的玻璃,对透光率的要求不像望远镜那么高,只要能看清表盘就可以。但是却要求很高的强度,而且要耐磨损。说不定之前某种烧透明的药玉,就能符合要求。

吕祥让薄珏直接向工部求助,把烧制药玉的工匠调过来。

薄珏得到指点后,心中很是感动。他本以为吕祥不使绊子就好了,哪想到还能得到帮助?

想着装备院里的一些传言,还有负气出走的徐森,他觉得这其中一定有误会,自己以前也对吕祥有误解:

吕掌院哪有人说得那么小气,分明是很能容人!

感叹着这件事情,薄珏透露出多交流的意思,吕祥顺势说道:

“咱们研究的都是武器,确实应该多交流些。”

“皇上不是在推行集议会吗?还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相结合,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三结合会。”

“咱们工程师都是技术人员,我看应该召开技术会,专门商讨研究时遇到的问题。”

三结合会议,是皇帝根据吕祥的做法提出来的,也因此被算作吕祥的功绩。

所以他对此很支持,如今又提出召开专门的技术研讨会,把各衙门的能工巧匠聚集起来,讨论些不机密的东西。

薄珏当即同意道:

“确实应该开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我看咱们得研讨会,可以称作诸葛会。”

“集中大伙儿的智慧,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和吕祥一起,把文思院、装备院、还有内府监等衙门的工程师召集起来,商讨一下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https://www.cb62.bar。手机版:https://m.cb62.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