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正一家三口,连口水都没喝,门都没进,在院子里吵吵了一顿,怒气冲冲就走了。
卢星倒是对唐然嘴里的爷爷有点担忧。
老实说,唐然的语气,是真奇怪。
他反复的提醒了。
赵玉正和唐歆,为了女儿的婚事,能放下许多年对家里的不闻不问,舔着脸回来。
想想就觉得很奇怪。
可再奇怪,他们的日子也要照过不是?
卢阳提前开学,回了学校,备战高考。
卢飞志捧着书,备课,备课完了,又学习花卉管理嫁接的知识。
赵玉芝按着卢星的意见,在不停的丰富书籍的事。
这事是卢星在翻看花卉书的时候,突发的灵感!
所谓是“术业有专攻”。
赵玉芝熟悉钩织技术。
96年之前,赵玉芝只把钩针当成个业余爱好,也没有闲情逸致去研究,顶多给家里人织点毛衣围脖手套之类的。
96年之后,配合着卢星新鲜的图样,钩针不再是个普通的兴趣,彻底成了赖以生存的谋生技术。
这些年,钩针像是彻底融入了赵玉芝的血液。
站着走着坐着躺着,琢磨的都是怎么样能钩出新的花样。
卢星给的新的图案,对比着不停的看,钩织几针,对比,多了拆少了补,一边钩一边记,形成了不知道多少手稿图解。
这图解看着杂乱无章,除了赵玉芝本人,谁也看不懂。
作品多了,一摞摞的图解,成了赵玉芝手头上价值不菲的宝物。
图解里,她自创了许多种钩法,更是根据图样,设计出几百上千种别具一格的钩织用品——
既然有《养猪技术》、《玫瑰花种植技术》、《养鱼技术》等等等等,为什么不能由赵玉芝这个先驱人,出一本《赵氏钩针大师》?
反正,以国人的聪明才智,钩织技术总要有大白于普通民众的一天。
更别说,还有国外人的虎视眈眈?
到那一天,燕海以钩织技术闻名天下,织梦作为老牌历久弥新的钩织品牌,在革新创造上,在国际名头上,还会保有它独有的地位!
这主意得到了家里人一致的期待。
康红梅还夸赵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