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章 第三场比试,律辩明义

秦博士站起身,咳嗽一声:

“律法乃国之基石,诗词为国之瑰宝,今日比试,望诸位学子能展现出真才实学......”

他的声音在演武场内回荡。

说罢,他微微侧身,看向刚拿到题的宋教谕:

“出题吧。”

宋教谕一袭深色长衫,众人只见他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这才朗声道:

“若有人在闹市中斗殴,致他人重伤,按我朝律法,当如何处置?”

周文昌率先站了出来,他微微拱手,自信满满地说道:

“根据我朝《大夏律》,斗殴伤人者,视情节轻重定罪。致人重伤者,当处以杖刑五十,流放两千里,并赔偿伤者医药钱财及损失。若伤者因伤致死,斗殴者则当以杀人罪论处,处以斩刑。”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对大夏律法条文的引用准确无误,作为参与出题的秦博士见此,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诸葛云疏和王怡看了眼张皓,示意他先回答。

张皓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反驳道:

“周兄所言虽有理,但还需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斗殴者若是出于自卫,且自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是否还应按此定罪?

......我朝律法虽重,却也讲究情理,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他的话一出,场下众人纷纷点头。

秦博士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他没想到临溪县这位看起来不过才十二岁左右的张皓学子,竟然会考虑得如此周全。

周文昌也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今日同他一同比试的会是于前两场出尽风头的诸葛云疏和王怡两人

见此,他皱了皱眉头,思索一番,这才继续开口:

“自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又该如何界定?这岂不是给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张皓:“......”

他倒是没有考虑这么深。

于是,把求救的目光看向诸葛云疏和王怡两人。

诸葛云疏接收到信号,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接着周文昌的话,开口道:

“这便需要衙门的捕快......根据现场情况、证人证言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说着,她顿了顿,这才继续补充:

“......律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正义,而不是成为束缚百姓的枷锁,只有在情理与律法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发挥律法的作用。”

她的回答有理有据,让周文昌一时无言以对。

演武场四周看热的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我觉得,小三元说得十分在理。”

“可不是吗,听我祖母讲,她年轻时,临溪县出过一桩大事,一媳妇儿被丈夫和他外面的外室欺负上门,那媳妇为了自保,不小心把丈夫推倒在地,好巧不巧,正好脑袋磕到了地上的石子,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也是因着这样的缘故,那名外室把这媳妇告到衙门,最终以杀人罪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