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传言,皆说那对死去的母子,是宋小姐所为,对行凶的指证,宋小姐可认?”
大致顾念宋寒霜年纪小,哪怕是在问命案,大理寺少卿也像是在哄小孩儿般。
常韵听本想说什么,见大理寺少卿语气客气,也就安静坐了下来,暂不置喙。
“不认。”宋寒霜语气平静,立即表明卢氏母子的命案,与自己并无关系。
早在到大理寺前,宋寒霜就特地去大街小巷之间走了一圈,听听流言的风向。
白霜布庄门口死了人,无论是琴奴还是楚月淮,都想插上一手。
虽说是死了人,可没有人为传播,消息也不会那么快就在元京上下传开。
这种时候去听一听流言蜚语,就能知道对方有什么目的,想达成何种结果。
所幸,城中百姓只是说卢氏的死状,且说与蛊虫相关,定是宋寒霜所为。
这一招祸水东引,其实不用多高明,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让宋寒霜难脱麻烦。
而琴奴身份特殊,陷害宋寒霜的同时,她不好过多参与其中,所以这法子正好。
“寒霜得知尸检的结果尚未出,此刻我说什么都有脱罪之嫌,大人不妨等尸检结果出来再做询问。除此之外,百姓之间的议论,不足以成为断案的证据。”
她说的话,字句掷地有声,且条条有理,并非是为脱罪而胡乱辩解,只是就事论事。
大理寺少卿见状,心里对宋寒霜的好感更深几分,便也松了口。
“宋小姐体弱,不宜去牢房那等阴暗潮湿之地,不过还是要留在此处等着,直至尸检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定论。”大理寺少卿抬了抬手,便有人送上暖手炉给宋寒霜。
见他如此照顾自己,宋寒霜倒有些不好意思,连声说谢谢。
常韵听见状揉了揉眉心,她方才到大理寺的时候,真是急糊涂了,语气也强硬/了些。
在来之前,她应当先调查清楚,百姓是怎么船这件事的才对,如此方可见招拆招。
有道是关心则乱,回头丞相回来得知此事,想是也要说她鲁莽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