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就是这个后生!他今天下到废墟下查看了情况,还救了个孩子。”
分配到南锣村的是县武警大队的同志。
一共来了三人,身上还沾着山路的泥点,显然是赶路赶得急。
听到村支书的话,几人脸上立刻流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即便这年轻人看着体格结实,可废墟救援是何等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哪能让普通人贸然下去?
虽不赞同,嘴上倒没说什么。
为首的武警同志率先上前一步,伸出手:“同志你好,我是县武警大队的胡勇。麻烦你跟我们详细说下废墟里面的情况,尤其是被困老人的位置和周围的结构。”
贺遇臣伸手与他握了握,指尖触到对方掌心的厚茧,便知是常年训练的人。
“贺遇臣。”
他带着三位武警同志走向废墟,脚步不快。
短短十几步路就将下面的情况条理清晰地说了个分明。
“被困群众在西侧垮塌的正下方,大概一米五深,周围有三根横梁架着,暂时形成了安全三角区。但她左腿被最下面那根横梁压住,横梁从北往南压,分量不轻,人力没办法挪动,需要带小型液压钳和液压顶杆进去。
被困群众右侧墙体松动,我用青石板做了暂时遮挡,其他两根横梁接口处,分别重新做了加固。
另外张大娘右臂骨折,人陷入昏迷状态。我下去时做了基础骨折固定,喂了水……”
“废墟表面有两处松动点,靠近北侧那片瓦砾堆,二次坍塌风险较高,建议从南侧入口下……”
他说得详细又精准,连横梁的粗细、瓦砾、墙体分布都记得分明,甚至还提醒了几处需要重点注意的隐患点。
为首的胡勇越听越诧异,走到一半突然停下脚步,转头深深看了贺遇臣一眼。
寻常人别说冒险下废墟救人,就算真下去了,还能像他这样冷静地记住所有细节?还能冷静地帮伤患处理伤口、做防护?
还有这汇报的条理和关注点,倒有点像他们部队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半点不像是普通群众。
他压下心里的疑惑,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贺同志,你提供的信息很关键。我们先去确认下现场,准备救援设备。”
这是当然的。
他现在什么都不是,正经的专业人士,不可能听他空口白牙就立刻按照他说的执行。
所以他并没多说,站到一旁等待他们放救援设备。
武警同志们检测的空档他观察了下。
来的三位同志里,两位身材偏灵巧,为首的那位胡勇身材高大,属力量型。
倒十分适合地下救援。
见他们正用结构探测仪操作,嘴角扯了下。
看来能省不少口舌。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