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李建设所说的一样,仅仅过去了三天时间,新的训练方案和装备改进计划就已经摆在了指挥中心的桌面上。
“地龙一号改的电池组扩容30%,散热系统重新设计,所有飞船全部加装防反向掉落的单侧卡齿。”李建设指着全息投影中的飞船结构图。
“之所以返回地面所消耗的时间比下去还多,就是因为往上钻探会消耗大量动力用在飞船本身的下落上面。”
“下去的时候为了方便快捷我们选择了垂直下钻,可回来的时候这条路就不好走了。”
“除了卡齿,专家组还建议地龙飞船返回的时候最好不走垂直路线,一条角度不超过四十五度的斜线是最好的。”
“因此用在线缆上的无线充电装置很有可能会用不上,我们将其调整到了地龙三号上面。”
“利用地龙三号的反应堆给其它两艘飞船进行近程无线充电,只需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十米就好。”
“机械车彻底重做。”李建设调出另一组数据。
“新的履带加上多足行走系统可以适应90%的复杂地形,车体上方防护等级提升,还加装了加长型的挡板,防止小队前进的时候被坠落的岩石砸伤。”
“此外,线控通讯系统大改,从原来的固定线缆修改为现在的磁吸式连线增加线缆的数量,在线缆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更换。”
李建设停顿了一下,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划动,调出一组新的数据图表。
“最关键的改进在这里——我们为突击小队设计了全新的战术支援系统。”他放大投影中的防护服细节。
“新一代防护服将集成短途喷射装置,可以在塌方时快速脱离危险区域,同时,液压系统增加了冗余设计,即使主系统损坏,备用系统也能维持基本功能72小时。”
万院长凑近观察,“这个喷射装置的设计很巧妙,但会不会增加负重?”
“确实会增加约8%的重量,但我们在材料上做了优化。”李建设调出对比数据,“新型复合材料让整体重量反而减轻了5%。”
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响了,刘锦手臂上还打着固定带,却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