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钞能力的顶级运用

Z世代艺术家 起酥面包 3826 字 2个月前

现在,随着详细数据的公开,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带,开始重新审视方星河砸下那些钱的意义。

听起来任性败家,实际上牛哔到炸。

总共能够覆盖一百多万贫困儿童,是社会捐助总额的好几十倍,什么概念?

不夸张的讲,在东北三省,你方哥已经是那种杀人放火都有人帮忙顶罪的level。

但是即便如此,难防日报的记者仍然问出了几个极具针对性的问题。

“方星河,你好像从来没打算过参与捐款使用的具体流程,甚至都没有任何监督手段,你不怕这笔钱最终被挪为它用,一腔善意反而成为了某些人的发财良机吗?要知道,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诞生腐败……”

周围的本地记者顿时对那家伙怒目而视。

但人家根本不怕,甚至还觉得自己是完全正义且不屈的。

方星河想了想,最终决定,正面作答。

“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你。

第一,我确实有所担心。

但问题的本质是,我们要不要因为一些可能发生的坏处,一些难以消去的担心,而拒绝去做正确的事。

什么是正确的事?

打个最极端的比方,只要这些钱有十分之一扎扎实实用在了贫困儿童的教育上,那么这就是一件正确的事。

1.5亿我自己花,无非就是多买一栋别墅,多买两辆豪车,提高物质享受。

这会更快乐吗?

不,我的快乐从来都与物质无关,早前如此,现在依然。

第二,担心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对的,但这件事该不该由我来担心?

不应该。

这笔钱在捐出去之后,本质上就与我没有关系了,怎么用它是相关部门的事,用得好不好是更上级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不能因为尚未发生的事,就对相关部门提出质疑、责难、控诉。

如果真的发生了贪腐,我有嘴,会骂人。

但现在,我愿意相信他们,相信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还是愿意做事的……”

那记者得到了如此详细的解释,却仍不满意。

非常直白的追问:“你的相信是基于什么理由?你是东北人,难道对东北的官僚风气毫无所知吗?

甚至再扩大一些,整个中国环境也相当污浊,我们报纸每年实地访查到的黑暗,报都报不过来!

你的想法极其天真!”

其实,这是方星河最“怕”的问题,因为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辩解不过来。

在道理层面,他说服不了任何一个坚信“最好的社会必须清清白白”的理想主义二极管。

哪怕在2030年那样的盛世,仍然有大批国人坚持认为国内不够好,这里不够好,那里不够好,怎么比都不够好。

你再问他们:“这是怎么比出来的?”

他们理直气壮的回答:“哪里哪里就是这样的,人家比咱们公平多了!”

实际上那地方可能根本不是那样,全是道听途说,有个谣言就当真。

那也不行,你纠正不了他们,真拿出证据了,人家就该骂你傻逼了。

在当下,2002年的中国,想说服这种人更不可能。

因为此时的国内,确实有着诸多问题,他们亲眼看到过种种不尽人意之处。

带着失望润出去的中产甚至高产,往往都有切身体会。

方星河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决定解释。

赢不了归赢不了,得有态度。

“在我看来,最好的社会应该是在动态平衡中保持前进的。

我不关注那些细节,什么公不公平、贪不贪腐、效不效率,任何大社会模型都会有bug,过度关注细节的结果,只会让人陷入无休止的怀疑。

只要灰色地带总体可控,今天消弭一点,明天新增一点,后天再消弭一点,那就不是问题,发展就足以解决这点疥癣之疾。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的国家确实不够好,但没有哪里特别不好。

我们正在飞速发展,历史遗留问题也在一个接一个的解决,这就足以让我保持期待了。

其实类似的问题,美国那边也有很多人问过我。

华盛顿市长甚至特意问:你有没有考虑过,拿美国国籍,到华盛顿来定居?你是这里的英雄,我保证你在这里的生活一定无比惬意。

我拒绝了。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不是没有选择,只能留下。

我是真心觉得我们的发展模式很聪明,我们的社会结构很健康,我们的文明生命力很旺盛。

98年大洪水,我是亲身经历者,松花江部分支流溃决,洪水漫过庭院,那时候我的绝望,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但结果怎么样了?我的生活其实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去年9月美国的灾难,我也是半个亲历者,但你知道那些英勇的消防员的现状吗?

他们被联邦放弃了,而保险公司正在动用他们庞大的法务团队,用一场场官司拖着他们应得的赔偿,直到他们在家里咽下最后一口气。

所以你问我相信什么……

我只是简单的相信,我的国家没有那么差,我捐出的每一分钱,都有意义。”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