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配享孔庙?

大宋悍臣 鼠猫狗鸽 8323 字 1个月前

王洙为人师表三年,如今又是应天书院副院长。

官家又给他赐了官身。

是有身份的人了!

要特别注重为人师表这一块的。

尤其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

那能说什么神仙放屁,不同凡响之类粗俗之语吗?

憋了半天,王洙才开口:

“你当真是~厉害!”

“我也这么觉得。”

宋煊脸上毫不掩饰的笑。

王洙闻言转过头去。

自己就不该搭sing煊这个话茬。

方才自己差点都以为宋煊要“立地成圣”了!

可观其台下的言行。

他哪有一丝“圣人”该有的心态?

王洙实在是有些崩不住,宋煊如此跳脱的性子。

他都考中状元了,就不能稳重一点?

如此行径,将来进了官场也是要被磨砺的!

王洙觉得还好宋煊没有当夫子的想法。

要不然得他得带歪多少学子啊?

宋煊全然没有当圣人的想法。

当圣人多累啊?

天天得端着。

说这言不由心的话,得到一帮人的簇拥,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况且当世圣人,一言一行都得被人用放大镜给盯着瞧。

如何能行?

人群当中的欧阳修喃喃自语。

他现在开始真的相信大相国寺那个街边算卦之人所说的话了。

有五个宰相从他面前走过。

宋煊能总结出如此思想来,想必他早就奔着宰相之位而去了!

而自己的科举之路才刚刚开始。

宋煊说的那四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欧阳修的脑子里。

在学子们热烈的讨论当中,还是作为院长的张师德站出来,告诫大家不要光读书,也要心怀壮志。

就算科举一道上没有成功,也完全可以按照朝廷的政策去为官,甚至也能来当夫子教书育人。

因为有些人考的好,教不好,但是有的人正是相反,他考不好,但是教的好。

最后希望大家都谨记宋煊说的那四句话,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有所成就。

张师德宣布散了。

可这个时候有许多学生就簇拥了上来,开始抓住宋煊询问。

毕竟状元郎,还是连中三元的。

能从他那里学习一点思维方法,那也是极好的。

因为宋煊只有一张嘴,就算是韩琦、张方平也没有被热情的学子们放过。

欧阳修也想要上前询问自己心中的疑惑,可是根本就近不得身。

人太多了。

或者说名人效应在此刻引发了巨大的洪流,把许多人都给裹挟了进来。

在谈论到天黑之后,三个人才得以脱身而去。

一向沉默寡言的韩琦,哑着嗓子道:

“十二哥说的那四句话,当真是振聋发聩啊!”

张方平却是笑道:

“你听听就得了,难不成真的能做到啊?”

“不错,我把那四句话当众讲出来,我自己都做不到的。”

宋煊瞥了韩琦一眼:

“你莫要过于感慨,大家都不是圣人。”

韩琦再一次被说的哑口无言。

其实他觉得宋煊说的那四句话十分的提气,而且能称为大多数读书人的人生目标。

但是想要真的做到这四句话,怕是可能性真的不大。

宋煊的嗓子也是有些嘶哑:

“你在奇怪既然我做不到,为什么会当众说出来?”

“是的,我不明白。”

韩琦回想今日宋煊所讲的话。

或许晏相公看人当真是挺准的。

十二哥他像个浪荡子,根本就不会奔着“圣人大儒”那条路上去走。

但偏偏他还总是能说出一些极具哲理的话。

这种人天赋都外溢了,还当众说不靠天赋呢!

十二哥他太会“激励”人了。

就为了给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更多的希望。

“我做不到,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啊!”

宋煊搂住韩琦的肩膀:

“就好比在春天撒下成千上万的种子,兴许秋后就能获取许多意想不到的果实。”

“尤其是我觉得范夫子就有这方面的潜质,只不过他一直都没有凝聚出属于自己的纲领。”

“如今我帮他总结出来了应天四句,今后纵然不是在应天书院读书的学子,也可以认同这四句话。”

可以说横渠四句是许多读书人的人生目标!

“如此一来,有人念着我的理论思想奔着圣人的路子去走,那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他们将来为官后,也能谨记这四句,对于大宋百姓而言,那也是极好的。”

“原来十二哥的用意在这。”

韩琦懂了。

他还是觉得自己在一些问题的深度上,当真是跟不上宋煊的思路。

“呦,这不是宋子回来了吗?”

吕乐简站在门口笑嘻嘻的行礼:“学生吕乐简,拜见宋子。”

宋子?

宋煊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称呼,那什么子的,可都是孔孟之类的。

“本圣人回自己家,还用得着给你打招呼?”

听着宋煊如此不要面皮的回答,吕乐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伸出手指着他:

“你瞧瞧,宋状元他面皮当真是够厚,旁人说什么话,他都敢接着。”

王泰等人哈哈大笑。

包拯他们虽然同去,听了宋煊的演讲,但是人太多了,他们也就不上前凑人闹。

早就回来在书铺里待着呢。

如今书铺来购买的新章节的,或者是来沾沾喜气的人不在少数。

许多人都是来买三星彩之类的。

陶宏雇佣人去采购所需的物资,庆楼大厨一听说宋煊要做流水席,请他来帮忙,无不应允。

甚至庆楼掌柜的都差人把宋煊当初留下的笔墨派专人保护起来,免得被人给顺走喽。

那可真是千金不换!

如今谁不想要求一副宋煊的墨宝,挂在家中。

如此年纪轻轻的大宋状元,自己与他相识,家里还有墨宝,说出去那也是长脸的事。

宋煊等人快速穿过前厅,到了院子里坐下说事。

王珪连忙把茶水递过来,让宋煊润润喉。

钱诗诗已经带着闺女去了隔壁住,免得被人拉扯闲话。

宋煊给自己倒了水,让他们自便。

包拯看着宋煊道:“难不成你宋十二当真要立地成圣?”

“你为什么也这么说?”

包拯脸上也带着喜色:

“就冲你今天说的四句话,必定会传遍整个大宋,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标杆!”

“如此一来,定然会有许多学子向你求教的。”

“假以时日,你兴许真的能成为宋子啊!”

宋煊听着包拯的吹捧,其实他能感受出来包拯说的是真心话。

“我的本意并不是成为什么宋子,听起来怪怪的。”

宋煊笑了笑,没把心里话说出来。

“我本意只是想要像范院长那样,为书院学子树立正常的科举之心,若是只是为了中进士,将来为官便是浑浑噩噩,那对大宋的危害就更大了。”

“十二哥儿所言太对了。”

王泰也是连连颔首:

“可惜你以前没有当众说出来过,要不然我等真要与你好好学一学了。”

“不错,十二哥的境界就比我等高出了不知道几倍。”

“以后真成宋子了。”

“哈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随即吕乐简开口道:

“你们谁知道祝小兄弟家住在哪里?”

“虽然咱们都中进士了,可是也没有嫌弃祝大郎,他下船之后直接就走了。”

吕乐简说完之后,就看向宋煊。

毕竟他们两个是同桌。

宋煊摆摆手:“不用管他,总得给他时间去舔舐伤口,毕竟咱们这帮人都中榜了,落下他一个,心里能好受吗?”

“也是。”王泰叹了口气:“我也没想到祝大郎会在殿试当中被罢黜。”

毕竟发解试、省试都是排名靠前,如何能在殿试当中考的如此落后?

“会不会是祝大郎也想要考状元,所以得知十二哥被当庭点为状元后,他就没写了,故而落榜?”

当张方平说出这个猜测之后,几个人面面相觑,倒是大有可能!

毕竟王尧臣他为了夺得状元,可是在应天书院隐忍三年。

虽说只是取得了第四名,可那也是千军万马厮杀出来的,全国第四啊!

“张大郎说的在理。”

吕乐简点点头:“祝大郎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一个劲的刻骨学习,他的目标比我等都要高啊!”

“果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当真是大。”

王泰觉得自己能通过殿试,就已经运气极好了,排名靠后又算得了什么?

况且自己当官,还有他父亲王旦遗留下的关系,可以帮他助力。

只要安心熬一熬资历,将来的前途定然是光明的。

但是王泰也明白,诸如宋煊这类祖上都是种田的,成为官员敲门砖之前,都是要靠科举成绩说话。

诸如范院长那样的,快四十岁了不过是八品知县,没有得到高升。

这便是排名靠后中了进士,朝中又没有人,才有的待遇。

“行了。”

宋煊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二:

“最近这段时间就不要去刺激祝玉了,他还需缓上一段时间呐,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落榜的举子内心脆弱,想要自我了结,或者自暴自弃的。”

“对对对。”

吕乐简觉得自己朋友不算多,要是真的因为这种事情少了一个人,那可太荒诞了。

“我们还是操心一下十二哥儿的婚事吧,到时候闹洞房定要闹个痛快。”

吕乐简嘿嘿一笑,冲着众人叽咕眼睛。

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这茬。

……

宋老爷子也收到了宋煊派人捎来的口信,那就是打着枢密使的借口。

就不在老家那个穷乡僻壤之地举办婚事了。

在宋城这里摆个流水席,希望爷爷能够出面,请一请该请的人。

就是可着咱们家这面的亲戚,到时候在东京城还要举办一次。

宋老爷子直接给曲泽报信钱,曲泽连忙拒绝。

“无妨,老夫这阵子给习惯了,你且拿着就行。”

宋老爷子脸上带着笑:

“孙子辈考中了状元,我如何能不高兴?”

曲泽同样脸上带笑。

他只是在想自己要不要跟着宋煊去东京闯荡一番。

顺便问一问师傅的意见。

对于宋煊的安排,宋老爷子没什么拒绝的话。

只是宁陵县知县那里不好交代,可是宋煊也给出了曹利用身份的缘故,倒是也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