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水破障符的变种,专为破解阴邪迷障所设。其符文如灯盏,点亮之后可显“阳气之路”,即便身处乱葬岗或古战场,只要灯符尚存,就能带人循“阳气”走出险地。这符箓耗损极小,却需静心凝神、念咒无误,否则灯火摇曳便易熄灭。
第三种是宝塔镇妖符。
这类符箓威力最强,却也最难书写。其符文复杂,成符之时,符纸燃烧,虚空中便会显现一座玲珑小塔,塔高不过三尺,却蕴含雷火之威,一旦击中妖邪,便可将其镇压片刻,拖延战机,甚至剥离其魂魄,斩妖不成也能逼退。只是对方知寒而言,燃符之时极耗气血,若不是生死关头,不敢轻用。
这三种符箓,在《丹书真迹》中评价都不高,不过是某些符箓体系的“范本”罢了。但方知寒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能学会这几道,已属不易,若是妄自求高,只会弄巧成拙。
这夜,道士张山喝了些酒。原本他修为有限,又被雨中煞气敲打了一路,气血不稳,酒入肚中更觉昏沉。他靠着门板打了个盹,打着酒嗝喃喃一句“有方兄守夜,贫道也能安心睡一觉”,便沉沉睡去。
张山枕着乾坤袋,手里还紧攥一张未曾施放的辟邪符。
方知寒坐在灯下,翻看着剩下的符纸,顺手取出“风雪小锥”,轻轻呵了一口气,笔尖泛起一抹晶亮。他没有立即落笔,而是看着窗外依旧未歇的雨幕,微微皱眉。
“这么浓的雨气,若真藏着什么……怕是要真动用一张符了。”
他低声自语,将符纸平铺在案前,捻笔在指,闭目凝神。
这一夜,也许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