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致轩喝完酒之后,他们一家人就出发了。
虽然李家上下就只有这么五口人,但出发的时候却是一个总共有八辆车的车队。
其中李家五口人是坐在一辆黑色的豪华中巴车上,剩下的几十口人则是保镖、干活的,还有一些演员。
因为李家号称是南朝鲜第一财阀,可全家上下只有五口人,太惨了。李政贤感觉没脸见祖宗,所以找了一些演员当摆设,最起码看起来人多。
一个小时之后,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位于京畿道水原市和龙仁市之间的北龙山,李家的家族墓园就位于这座山上。
现在正值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开始化冻了,可天气还是很寒冷。海拔三百多米的北龙山上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枯枝败叶,毫无生机。
看到这种场景,这祭祖的氛围感就更强了。
“爸、妈,你们累不累?要不坐车上去吧。”
北龙山虽然海拔只有三百多米,但山路曲折蜿蜒,走上去还是要走很长时间的。
李致轩担心养尊处优的李政贤夫妇会被累到,所以才提议坐车上去。
想在山上修建家族墓园,那最起码也要有一条通往山上的大路去运送建筑材料,所以坐车上山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宝贝儿子的提议,李政贤直接就拒绝了:“祖宗创业不易,后代子孙连爬山这种小苦小累都受不了吗?走吧,爬上去!”
“好!”
李致轩表完孝心了,李政贤想爬山就爬山呗。
半个多小时后,他们一行人才来到了位于山顶之上的李家家族墓园。
从外面看去,李家的墓园就是一处青瓦白墙,充满东方古典风格的高宅大院。
推开门之后,一条甬路直通一处大殿似的建筑,那是李家的家庙,或者说祠堂也行。甬路的两边种满了高大的松柏,让这处豪宅大院看起来就不像是给活人住的地方。
时间不早了,在守墓人的带领下,李家五口人来到了偏殿沐浴净身,然后换上了黑色的朝鲜族服饰,其实就是祭服。
在古代,这种衣服只有官员才能穿。商贾之家是绝对没资格穿这衣服祭祖的。
可现在就无所谓了,别说穿祭服了,就算是穿龙袍也没人管。
对于李致轩来说,这换衣服就挺麻烦的。本来他都把辟邪的东西贴身藏好了,这一换衣服,他还得重新藏。
趁着他们一家人沐浴净身换衣服的时候,那些演员们也换好祭服跪在了家庙正门台阶下的地上。
接下来,按照南朝鲜这边的习俗,将由宗子(嫡长子)带领家族其他次子身着祭服,神情肃穆,将祖宗的神主(牌位)从家庙捧出,放到大厅中央摆满祭品的供桌上。
而后,除了宗子之外其他人都要退出厅外,并关上门净跪等候。
主祭的宗子则需要在里面,跪拜、读祝、焚祝。然后等待一刻钟,其目的是请祖宗的的神灵享用祭品。
一刻钟后,里面的宗子轻咳两声,即是告诉祖宗的神灵,子孙们要进来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祭神如神在”。在大厅的仪式毕,又由宗子带领其他次子将祖宗的神主从大厅捧起放回家庙,整个仪式完毕。
最后,大家就可以脱掉祭服享用供品了。
也就是说,这整个祭祀期间李政贤、金宝英夫妇是不能进家庙的,主祀人是“宗子”,而这个“宗子”一般是由家族的长房长子来担任。
放到李家来说,李致文十八岁之前,“宗子”一直是由李政贤担任,而李致文年满十八岁之后的这些年,“宗子”就一直是他来担任了。
今天也一样,换好衣服之后李致文就找出了他之前就准备好的祭文复习了一下,以免一会儿读的时候读错或者卡壳。
复习了一下之后,他就把祭文收好,然后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此时,李家其他四口人已经在偏殿的大堂里等着了,李政贤正望着窗外发呆。
旁边几人不知道李政贤在想什么,都没敢打扰他。
而突然传来的开门声让李政贤回过了神来,他先是看了一眼李致轩,然后扭头对李致文说道:“致文,你准备的祭文呢?”
“在这儿。”
李致文以为李政贤不放心,想检查一下,所以他拿出祭文就递给了李政贤。
可李政贤没收,而是指了指李致轩说道:“给致轩吧。”
???
李家母子四人都一愣!
把祭文给致轩(我)?
“给我干嘛?”李致轩本来就心虚,自然不乐意去做主祭。
李政贤严肃道:“从去年以来,你的变化太大了。原本还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闯下了不小的事业,摇身一变成了我李家的千里驹了。这都要多谢祖宗保佑,所以一会儿你负责主祭,去好好感谢一下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