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觉来者不善,他遂不再忍让,提笔点墨,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袁颂要的就是杜衡的回应,他与杜衡隔着几条案几,微眯着眼,看着杜衡,执笔落墨,一气呵成,随后便将所写交予席西岳诵读。
席西岳略一过目,便颇为赞许地轻点了点头,他清了清嗓,正色道:
“君问礼所在,只因君无伴,
情牵意中人,只道浓情至,
纵使入画中,君子坦荡荡,
问君莫多疑,多疑自生乱。”
杜衡的诗毫无辞藻堆积,直白应对袁颂的句句调侃责问,如同他为人做事一般,刚正不阿。
他的每一句均是在回应袁颂的话,张解听了后,不禁合掌道:“此诗虽少雕饰,却胜在一片真心,令人拍案。”
说罢,众人也皆有附和:“直言不讳,颇有男子气概。”
袁颂笑意淡淡,似是不以为然,却未再言语,只轻点了点头,仿佛承认二人打了平手。
席西岳当然不想两位解元郎品文品得犹如斗文一般,他正欲开口另择一题,岂料杜衡起身告辞:“承蒙席师兄盛情邀请,只是在下俗务缠身,要先走一步!”
席西岳一听,有些不知所措,他有所顾虑地看向袁颂。
袁颂在杜衡来之前,便被问及是否知晓春闱提前一事,他因想见一见杜衡,故作神秘,非要杜衡到场,才愿开口证实。
眼下杜衡要走,他也并非那乖张孤僻、令人难堪之人,遂起身拱手道:“杜兄且听我说完,再走也不迟。”
见杜衡止步,他继续说道:“鄙人确实听闻原定于来年的春闱将提前至今岁六月,此事尚在最后批阅中,不日,朝廷便会出文,昭告天下。”
此时,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众人皆在猜测此决议背后的缘由。然而还是席西岳想得周到,他起身抱拳,向袁颂致谢:“多谢袁公子无私相告,此事关系重大,席某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