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唯有读书高

艾主薄见一个半大的孩子朝着自己行礼,开口称先生,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读书人。

收起些许的轻视脱口而出道:

“你报的案?”

“学生报的案!”

“何事?”

余令细细地把事情说了一遍,没说自己是逃离归来的军户。

直接说自己是从京城回来准备考试的学子。

然后不经意间露出书本上的红大印。

这本书本来就大,且不同于市面上的任何书籍,余令就算不故意漏出来艾主薄也能看得见。

余令只不过是想让他看的更清楚一些。

“这是啥书?”

“在京城偶见太子爷,太子爷不嫌学生愚钝,赐书鼓励,随手就给了学生一本!”

余令在撒谎,可这个谎余令断定这个官员不敢去验证。

书是真的,太子给的是真的,也就鼓励不是真的。

艾主薄这辈子没见过太子,闻言立马弯腰:“可否一观?”

“大人请看!”

宫里出来的东西质量自然不会差。

东西一到手,一摸纸张,一看油墨,艾主薄就知道这小子说的是真的。

艾主薄羡慕的扫了几眼,然后双手捧着奉还。

“怎么回事?”

余令把事发的经过,结果再次细细地讲了一遍,这一次艾主薄听进去了。

“屋舍是你的?”

“大人尽管查,学生可以用朱圣人发誓,学生若是……”

艾主薄望着那个被摔破的箱子直接挥挥手道:

“拘了!”

跟着他来的那一群力役冲出来,拖着大伯母的女婿就离开。

大伯母又哭了,她女儿也哭了,这一次的哭声明显不一样。

没有了趾高气扬的味道。

见这位官员要走,余令快步上前,恭敬道:

“学生今后准备考童生,大人是官员,是文曲星,小子想沾一点文运!”

艾主薄开心坏了。

若是大人说他文曲星,他会厌恶到极点。

因为到现在他也只是一个童生,童生考试他虽然过了,但并未考到一、二等。

因为只有童生考试的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录科”。

只有过了“录科”,那才算是秀才公。

所以,他连个秀才都算不上。

可若是一个小子管自己叫文曲星,他就会很开心,童言无忌。

小孩子又能有什么坏的心思呢?

“怎么沾?”

余令拿出朱熹所作的书,恭敬道:

“请大人在书上签个名字,学生今后在读书的时候就能想到大人,有了大人的名字,小子一定能逢考必过……”

艾主薄笑了,接过余令递过来的笔,认真的写下自己的名字。

望着余令眼睛里的恭敬之色,佩服之色,他是越看越觉得余令顺眼。

“好好读书,十五岁的时候一定要考童生!”

“学生准备今年八月就考!”

艾主薄闻言惊讶道:“今年就考?几岁了?”

“十岁!”

艾主薄心思动了起来,这么小就去考,如果考上了那就是神童,

如果自己作保,如果自己在这里面……

名声……

自己反正又不付出什么……

艾主薄望着余令的眼神突然就炙热了起来,亲切道:

“可找到了人作保?”

余令故作可怜的道:

“学生才回,家里还未安生,等家里安顿好,家父就会去城里给学生找保人!”

“后日来寻我,我考校一下你的学问……”

“这是学生的荣幸。”

艾主薄走了,围观的人也安静了,望着余令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了,两人的话众人可都是听到了。

余家要出读书人了。

恭送主薄离开,余令脸上的笑意不减,朝着众人拱拱手,架势很足。

众人慌忙回礼。

在这一刻,余令终于明白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

“如意,把不是咱们家的东西都扔出去,今晚我不想打地铺了!”

“知道了令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