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印度人的偶像

“老板,你怎么做到的?”阿希什大为惊奇。

“搞定新德里,就搞定了一切。”

“新德里?”

“知道现任交通部长是谁吗?”

“呃,最近没太关注,好像来自北方邦?”

“是,姓苏尔。”罗恩点头。

“噢!”阿希什懂了。

“这只是第一步,先让苏尔手机进入公共渠道,接着就是金翅鸟通信设备公司。”

电信部的合约机,很多是提供给官员或者公共部门的,类似于东大的单位采购。

只要第一批获得认可,后面就不愁卖,政府渠道稳的很。

赚钱不说,还能急速扩大苏尔手机在上层人士中的知名度。

二伯阿迪亚把苏尔手机安排进体系时可是振振有词的,作为印度国产的第一部手机,政府不应该首先支持吗?

妙!这下真不买不爱国了。

这波巴拉特赢学的红利,罗恩吃定了。

苏尔手机确实是印度的第一部国产手机,其他几家电视机还没玩明白呢。

国货之光的名头,一直是苏尔电器的营销杀手锏。

啧,还是要和东大多联络感情。

以前买买买虽然花了不少钱,但罗恩的家业也是靠这些东西撑起来的。

没有苏尔电器的现金奶牛,哪来的矿业、能源、地产、港口齐开花。

印度移动后面投基站的钱,大抵也还是需要苏尔电器的支持。

说到印度移动,罗恩又想起了一件事。

“我们现在寻呼机卖了多少?”

“已经有三百多万部。”

“这么多?”罗恩有些吃惊。

“它现在非常流行,年轻人最想要的礼物就是它。”

“不错,这些人同时也是印度移动的客户。”罗恩满意的点头。

“我们已经在开发下一代寻呼机,这次准备上双向通信功能。”

代码消息的风靡,促使苏尔电器开始与时俱进。

有需求,就有产品。

“双向寻呼,意思是寻呼机可以互发消息?”

“是,几年前就有这种技术。只不过太昂贵,才没能普及开。”

“我们自己能搞定这部分技术吗?”

“问题不大。老板,别忘了寻呼机完全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内部有技术积累。”

“成本多少?”

“昂贵的依旧是芯片,整机成本三千卢比。”

“这几乎单向寻呼机的三倍了。”罗恩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