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相忍为国

督公 贰更2 1554 字 1个月前

申时二刻。

御前太监扯着尖细嗓音高喊。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百官三叩九拜山呼万岁,待陛下起身离开勤政殿,便忙不迭的向宫外赶去。

早朝开到下午,在永宁朝已经是惯例。

半年来,不少年老体衰的重臣,身子骨属实撑不住,屡屡在朝堂晕倒,不得不上表告老还乡。

永宁帝挽留不成,便加封大学士、光禄大夫之类虚职,赏赐赐功德牌坊,命禁军护送荣归故里。

先皇老臣无不感激涕零,称赞、宣扬陛下仁圣明君!

“崔阁老、崔阁老……”

卢尚书气喘吁吁的招呼,紧赶慢赶追上,月前邹阁老告老,经群臣庭推崔尚书顺利入阁。

过程合理合法,和崔尚书是陛下族舅毫无关系!

崔阁老忍着饥肠辘辘,停下脚步问道:“卢大人有何事?”

卢尚书瞥了眼左右,低声道:“方才陛下询问减税之事,崔阁老如何看法?”

崔阁老说道:“实乃利国利民良策,先皇消耗民力过重,理应减税休养生息。”

卢尚书担忧道:“当下国库亏空,寅吃卯粮,再降赋税,明年百官俸禄、军卒粮饷该如何解决?”

崔阁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卢大人可听说过安公公?”

“当然。”

卢尚书左右瞅了瞅,确定附近没有太监偷听,压低声音说道:“这阉人心狠手辣血债累累,陛下让阉宦染指京营,后患无穷啊!”

崔阁老问道:“陛下为何提拔宦官?”

卢尚书咂咂嘴无言以对,归根结底还是缺银子,现在谁能弥补或降低亏空,陛下就擢升谁。

至于后患,自有后来人化解。

此时。

两名朝堂重臣议论的安公公,正躬身等在御书房外,等待陛下召见。

御书房门口当差的太监小梁子笑容满面,每回安提督来都会塞张银票,少说百两面额。

内侍司大人物很多,似安提督这般屈尊降贵的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