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圆圆的肥皂泡

——启动‘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设。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的,丁仪的这个诉求被各国驳回了……让人类过几天好日子吧。

丁仪自然是不甘心的,他直言:“环赤道粒子加速器是人类破除智子干扰的最后希望,火星修建的粒子加速器已经证实了智子对火星粒子加速器的有效干扰,这说明潜藏在人类范围内的智子数量已经超出了预估。

三体人和罗清那在数十年前达成临时谈判早就随着罗辑博士的冬眠而结束了,现如今,想要通过拉长空间距离来屏蔽智子干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人类只剩下了建造环赤道粒子加速器这个最后的办法。”

丁仪的一番话明显的说动了科学界,在科学发展发展碰壁的当下,破除智子的理论干扰是每一位科学家都所期待的。

基础物理越不突破,人类在末日之战中败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不少科学家心中的想法。

以丁仪为首的理论科学界,掀起了声援建造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热潮。

联合国和PDC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复杂的讨论与斗争之后,以及在罗清表态的支持下,谨慎的通过了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造申请。

为了安抚民众,联合国对外公布,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造,将由MOSS主导进行。

有人学者统计,建造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所消耗的总资源,足够给人类再建造60艘行星级战舰。

希望人类经济扛得住,也希望MOSS的效率再高一点。

这是一个远超太空电梯世界工程,从工程量来看,环赤道粒子加速器的建造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粗略估计工期至少在六十年以上。

单是在赤道海域铺设直径百米的海底加速器隧道就是很困难的工程,相比于真空地表,在海底施工要难多了。

丁仪肯定是活不到60年之后的,他已经准备好冬眠了

除了环赤道粒子加速器开始建设之外,人类在太空领域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进展。

除了六艘行星级战舰之外,月球几乎已经成为了人类太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火星基地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甚至已经出现了商业化工程。包括‘火星’粒子加速器在内的多种人类大型实验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类似一人一猫被困在火星的倒霉事情不会出现了,火星近火轨道也建立了监测空间站,一个叫麦冬的女孩成为了第一位‘火星航天员’。

最值得称赞的是水星,罗清挖通了水星南北极之后,已经将人类的那一千枚恒星型核弹以‘水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名义部署在了水星上。

与向远地行星探索的其他行星级飞船不同,万年炎帝号和万年风雪号几乎完全固定在了水星——地球之间,充当两者之间的宇宙物资运送卡车。

其中,英国的‘新大陆号’是探索远地行星中跑的最远的一个,历经了两年的长途跋涉,‘新大陆号’行星级飞船更是跑到了木星轨道附近,这是人类首次抵达太阳系的中外层空间。(罗清那次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