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也算有爵位了

建义元年,四月二十三。

诸事皆定后,元子攸、尔朱荣回到洛阳皇宫内。

原本因为尔朱荣举起屠刀大肆屠戮百官、公卿后而陷入停滞的朝廷机器又开始轰隆隆的运转起来。

能这么快的运转起来。

证明朝堂上确实大多数都是霸占位置却没啥能力的虫豸,随时都能挑一批人上来顶替他们的位置。

第一件事情便是改元。

元诩是大魏的第九个皇帝,而元子攸则是大魏的第十二个皇帝。

元诩的幼女和元钊这俩人都走过合法的继位流程,元诩的幼女还好仅仅当了两天皇帝,胡太后就把她给换了。

但是元钊是实打实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改年号为武泰。

年号一般都是寄托着美好的寓意。

比如武泰,就是希望通过勇猛的武力让国家重新回归平安、安定的状态。

而元子攸则力排众议,将他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年号定为‘建义’。

这个年号就很好理解了。

就是暗戳戳的指责尔朱荣在河阴的所作所为导致天下人心浮动,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元子攸登基之后希望能够让整个社会风气都恢复到以前的模样。

当然。

元子攸明面上肯定不可能这么说,他用的理由很冠冕堂皇。

大魏之所以从六镇叛乱后,便一直动荡不安,是因为朝中奸佞作祟,致使天下道德崩坏,所以他希望能够扭转社会风气。

尔朱荣哪怕知道元子攸是在暗戳戳的用年号来恶心自己,也得捏着鼻子承认。

改元往往都伴随着大赦天下。

不过这对于目前的大魏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尔朱荣和元子攸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始对着朝中的职务下手。

太极殿内。

元子攸高坐皇帝尊位上,尔朱荣和‘百官’们立于殿内,元子攸在河阳草草登基的时候便已经给尔朱荣升官。

尔朱荣目前是。

太原王,使持节,丞相,侍中、领军将军。

乃是百官之首。

不过尔朱荣自打在洛阳城外演了那么一出戏之后,倒是对元子攸恭敬很多,他也跟身后的人一样拜见皇帝后,这才转过身去看向殿内众大臣。

“陛下!臣有事要奏!”

尔朱荣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丞相有何事?”

元子攸故意装傻,其实今日的朝会就是要给洛阳城外河阴之事定性,要安抚人心。

尔朱荣却不接他这个话茬,而是一脸正色道。

“陛下,臣世代蒙恩,今见太后淫乱,先帝暴崩,死于非命,遂率义兵南下,而陛下正值登基之际,人心未定,故大军会合,场面混乱,难以控制,这才使得诸位宗王、公卿、大臣们,多为横死。”

这就是政治吗。

看来玩弄政治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要脸,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是一本正经的说瞎话!

明明在河阴的时候是尔朱荣亲自下令让麾下契胡精骑冲着朝臣们主动冲杀,当时的宗王、公卿们要么留在岸上被砍死,要么主动跳下黄河。

可眼下?

尔朱荣压根就不承认屠杀百官的事情,而是要在太极殿内直接从官方名义上给这件事情定性成‘意外’。

高羽站在靠近殿门的位置,低着头,却一直在用余光偷看,想要看看这君臣二人之间是如何斗法。

尔朱荣顿了顿接着说道。

“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臣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无法弥补所犯下的失职之罪,是臣没能约束好部下,臣现在为河阴亡者,乞表追赠。”

“尊‘无上王’为帝。”

无上王就是元子攸的亲哥,元勰的长子元劭。

其实尔朱荣把元劭给杀了,也算是变相的帮了元子攸一把,毕竟元劭才是长子,即便是要从元勰这一支里面找个人来当皇帝,从法统上来说元劭比元子攸更有资格当皇帝。

自己兄弟的死,元子攸一开始愤怒,是因为觉得尔朱荣要把自己也给杀了。

当发现尔朱荣暂时没有取代自己当皇帝的想法后,元子攸内心反而波澜不惊,死了就死了。

皇帝之争,历来如此。

元子攸微微颔首,表示同意这一点。

尔朱荣接着说道。

“其余在河阴遇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