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漫长的酷暑

大秦攻略 张九文 3607 字 1个月前

董氏与一群妇人还要仔细收拾蚕丝,章邯往嘴里灌了一口热粥,就带着自己的佩剑急匆匆出了家门。

一路上从商颜山的东面走到了南面的,河渠边站了不少人,他们正在议论着。

“章邯将军。”有些显得矮小的叔孙通从人群中挤出来,朗声道:“来这边。”

章邯大步上前,来到人群的前方,走到河渠边,看到一个个木框已被冲了出来,就卡在了暗渠的出口处。

章邯又伸手试了试水流,道:“现在水流还很急,木架子是被冲垮的,暗渠里还是通水,并没有堵住。”

没堵住就是好消息,要是堵住了上游的田地可能都会被淹。

章邯往田地的方向看去,现在已有不少人在田地里走动了,他们都在看着麦子的状况。

又在这里站了片刻,章邯又回道:“都回去吧,等水势小了,再修缮暗渠。”

众人点头离开。

又有裨将快步而来,禀报道:“将军,上游的河渠有些损坏。”

章邯沉声道:“带老夫去看看。”

章邯与叔孙通带着一队民夫与一队将士朝着敬业渠的上游而去,这里是有一处竖井塌了,还有洛水河入敬业渠的入口有些坍塌,水还在不断往外流着。

章邯指了一队民夫吩咐道:“去,将县里准备的沙袋带来。”

而后,章邯又对另一队人吩咐道:“去清理坍塌的竖井。”

众人各自领了命令去忙碌,叔孙通就在一旁看着,章邯在此地的号召力还是很好的,虽说河渠的暗渠塌了,竖井也有几处坏了,河渠的入水口也塌了。

这些事堆在眼前,章邯还是能够沉着冷静的将一件件事吩咐下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之前的暗渠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水,当初公子扶苏就说过,河渠挖通了也并不是说可以丢下不管了,而是河渠挖通之后的维护,还要付出很大的精力。

一个个的沙袋垒在了入水口的塌陷处,这才堪堪将河水堵住。

正值酷暑时节,早晨还有些凉意,直到快午时的时候,酷暑便又来了,热浪扑面而来。

关中在眨眼间入暑,就连天空也是一片蔚蓝,没了云彩。

呼吸间都能感觉到空气的炙热。

章邯踩着泥泞的地面将最后一个沙袋垒上,让水流不再出来。

阳光正好,就连脚下的泥泞地也都是烫的,泥泞的地还有些滑,又有些烫踩着很难受。

章邯又与余下的人手去修缮那几个倒塌的竖井。

竖井坍塌的情况不算太坏,也能够修缮好。

若修不好只能将这里的井口封了,以免有人走夜路掉下去。

“将军,听闻张御史看管的那段河渠也有不少地方塌了。”

章邯擦去汗水,两鬓也沾了一些泥在头发上,他顾不上擦拭,脚踩着泥泞又问道:“张御史那边可有人修缮?”

看将军这边还忙着,竟然还想着张御史那一头是否需要帮助,一众民夫心生敬佩之意。

众人正忙着,又见到一队官兵而来,章邯看着来人疑惑道:“你们是……”

为首的是华阴县的县丞,此人带着三百民夫而来,县丞上前解释道:“听闻这场大水把河渠各处冲塌,我等奉县令之命,前来协助章邯将军修缮河渠。”

章邯心中好奇。

一众县里的民夫也很困惑,先前华阴县的人还闹事,说是开凿了河渠之后,让他们下游的用水少了,当时以为两县就此交恶。

没想到,今天对方主动派人来协助修建河渠了。

有个民夫嘀咕道:“真是怪了。”

那县丞陪笑道:“公子曾经说过,渭南要繁荣需要渭南各县通力合作,互相帮助,我们县令才命我等前来修缮,章邯将军也请放心,周边诸县也派出人手前来修缮河渠了。”

这真是令人看傻眼了,叔孙通去下游确认了一下,下游的河渠还真是有不少其他县的人前来协助张御史修建河渠。

直到村子里用饭食的时候,章邯端着面碗,手里还拿着一张饼,问道:“老夫子。”

叔孙通颔首道:“将军请说。”

“你说公子真的说过那种话?”

叔孙通手拿着筷子,颔首道:“该是如此的,还记得两月前,公子还带着司马欣在各县走动。”

章邯神色了然,随后就奋力嗦面。

只是他嗦面时,带起了不少汤水飞溅而出。

叔孙通注意到章邯碗中有不少汤水还飞溅到自己的碗里,一时间拿着筷子有些两难。

想起了一件事,但凡与章邯一起用饭,他好似都没有好好地吃过一顿,突然不想吃了。

思量了片刻,叔孙通看章邯碗中面条已空,将自己碗中的面条都倒入章邯的碗中。

还未等章邯问,叔孙通先开口道:“老夫年事已高,吃不了这么多。”

章邯嘴里还嚼着饼,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会吃完的。

其实哪里是没胃口,叔孙通又从边上的篮子里拿了一张饼吃,一个人坐在边上就这么吃着。

华阴县,自从当初公子扶苏有所叮嘱之后,司马欣一直记着公子的话语,近来他总是努力工作,好好吃饭。

司马欣剥着一只煮熟的鸭蛋,面前放着一碗黍米粥,刚咬下一口鸭蛋,蛋白连着蛋黄入口,一口半只。

“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