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风波无形,斗争处处

但仔细想想,冯兴实在言之有理。

好在冯兴也并不是一定要得到众人的回答,他自己给出答案道:

“今日这一首《田园夏至》,我甚欢喜。

陈叙虽能写十步杀一人,但好在他也能写梅子金黄杏子肥。

此子并非一味杀性,他也懂得何时应当修身养性。

依我瞧来,此篇可以取为试帖诗头名,我之评价为甲上,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还能以为如何?

下首,白发考官拱手应答:“好极,下官亦评价甲上。”

冯兴连忙说:“不敢当苏老这一声下官,苏老既然也评为甲上,本官便放心了。”

他给足了白发考官面子。

其余众考官顿时连声应和,至此,冯兴便算是在本次主考中,无形间又将话语权拔高了一筹。

是的,冯兴虽是主考,但乡试场上本来绝非他一言堂。

众多副考与其互相牵制,两方看似和谐,其实从冯兴空降至天南道的那一刻起,两方角力便从未停止。

主考官的名号是要高上一层,可副考却足足有七名。

倘若七名副考有志一同要与冯兴作对,冯兴也难免会被架空。

可今日此时,借着对陈叙诗篇的赏析,冯兴却不着痕迹地又将众人压制一次。

这一番无形的角力,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了。

考场中,众考生自不知晓鉴星台上的一场较量。

鉴星台位置特殊,其上又炼制有阵法数座。

台上的考官们居高临下,能够清楚看到全场考生的考试动态,可东西文场的号舍中,却无一考生能够目视鉴星台动向。

鉴星台高高在上,贡院神秘沧桑。

考生们被困在号舍中,只知方寸天地,又要在其中写出锦绣万言。

其中煎熬,说一句水深火热也不为过。

青烟诗的风波终究是过去了。

考生们再如何惊疑、痛苦,乃至于怀疑自我,也终究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夜里,许多考生都没睡安稳。

茫茫号舍中,不知多少人辗转反侧,心焦难安。

空气里的气味越发难闻了,燥热与日俱增。

直到七月初四,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