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库存的那些零部件以及半成品要尽快做决定。
因为这样拖着会产生很多的费用。
另外就是公司决定研发DC11,来挽回DC10的口碑!
事实上DC11还不如DC10。
内地这边的高层面对麦道公司来人。
感觉麦道现在有些鸡肋!
在京都的一个会议室里面参加会议的领导们一边抽着烟一边谈论着这件事情。
“DC10系列看起来还可以,但是不转让发动机技术就没多大意思!”
“就是,要是李松没拿出a型,还有b型运输机图纸!”
“那么DC10系列还有一些价值!”
“现在DC10对标长安飞机制造厂的飞机来说就有些落后了!”
“长安飞机制造厂的飞机参数的燃油消耗率比他们的要低多了,最低都要低百分之十五。”
“这样一趟几千公里飞下来节约的燃油可是不少!”
“而且关键它还是三个发动机!”在场的领导通过下面汇报的各种数据,各抒己见。
“DC10系列还是不错的,不过比起长安飞机制造厂,新拿出来的技术差远了。”
“最关键的是哪怕是获得了这架飞机的技术在发动机方面也要受制于人。”
“而且咱们现在没那么多外汇!”
“花费几亿美元,根本不值得!”
“但是我们又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安飞机制造厂在远程客机的设计制造方面!”
“究竟会不会有问题!”
“他们的实力不错。”
“但是我们要考虑到,毕竟飞机还没制造出来!”
“我觉得做两手准备也可以!”
“那就还是先让他们接触接触?”
“暂时不急,麦道这次主动送上门,咱们太着急的话,他们又要开很高的价格。”官方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去了。
有人提出的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从战略的角度在考虑!
因为作为国家层面来说,肯定要多方面考虑。
不能把注压在一个地方,也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我倒是觉得长安飞机制造厂完全没问题。”
“咱们不必妄自菲薄!”
“倒不是我们多想,而是现在长安飞机制造厂还没有真正制造出航空发动机。”
“现在还正在试验制造阶段!”
“明面上是飞的这架飞机的所有零部件都是从外面带来的,包括马上要组装的中远程客机!”
“谁也不知道中间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有这个顾虑是好事!”
“但是我们要相信长安飞机制造厂的技术人员!”
“而且李松他们既然要投资这么大,肯定是要赚钱的!”
“任何技术上的难题对他们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
“要是长安飞机制造厂没办法制造出合格的产品,恐怕他们比咱们还着急。”
“而且大家也看到了他们送过来的东西。”
“他们不可能冒着巨大风险带这么多东西跟咱们开玩笑。”现在上级部门对于李松他们的诚意已经没有任何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