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自创无敌秘术:真空大手印!

“嗯,一事不烦二主,还是交给贾诩吧。”

“以他的才智,迷惑董卓不成问题。”季秋心中暗道。

随后便给贾诩发了消息,将这番安排告知于他。

之后才出了洛阳城,前往扶风郡。

扶风郡,位于关中平原中部。

往昔也曾是一片富饶繁荣的热土。

这里土质肥沃,气候温润,河流交错,滋养着大片的农田,向来有“麦、米、菜籽油之乡”的美誉。

可惜汉室衰微,董卓掌权,西凉兵乘势而起。

这里也难免受到影响。

如今的扶风郡,却是被西凉兵搅得乌烟瘴气。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西凉兵的身影,他们身着粗陋却张扬的铠甲,腰间佩着长刀,脚步踉跄却又满是骄横之气。

集市之中,他们大摇大摆地穿梭着,看到心仪之物,随手便拿,摊主稍有怨言,便会招来一顿打骂。

那些卖菜的老农,看着被西凉兵翻得凌乱不堪的菜摊,只能暗自叹息。

卖布的妇人,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织就的布匹被抢走,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城门口,西凉兵设卡盘查,对过往百姓肆意刁难。

有那着急出城办事的百姓,被他们以各种借口拦住,索要钱财。

若拿不出,便被推搡到一旁,甚至拳脚相加。

而那些从城外赶来的百姓,带着些许农货进城售卖,也会被西凉兵强行抽取“过路费”,本就微薄的收入瞬间少了大半。

酒馆之内,更是他们肆意妄为的场所。

他们大声喧哗,将酒碗重重地砸在桌上,酒液溅得到处都是。

稍有不如意,便会掀翻桌子,吓得店内其他客人瑟瑟发抖,店家也只能满脸赔笑,不敢有丝毫得罪。

这些西凉兵,在扶风郡的土地上,仿佛成了主宰一切的霸王,他们的所作所为,让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原本安宁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不过总体而言,扶风郡的百姓还是能够活下去的。

不想隔壁洛阳三辅之地的百姓,已经快给董卓逼死了。

关陇地区连接西凉,算是董卓的基本盘,董卓也将这里视为自己未来的根基。

所以对这的百姓,还是手下留情了。

不像是洛阳城和三辅之地的百姓,董卓根本就未将他们视为自己人。

随时做着抛弃的打算,自然是毫无心理负担的进行压榨!

扶风郡,茂陵县城。

扶风马氏算是一个传承比较悠久的家族了。

他们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

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因功被封为马服君,其子孙后来便以马为姓。

秦灭赵后,马氏家族逐渐迁徙至扶风茂陵一带,经过长期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族。

扶风马氏的真正崛起,是在两汉交替之时。

当时的扶风马氏家主,是后来的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早年曾在王莽政权中任职,后归附东汉光武帝刘秀。

他为刘秀统一全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平定了陇西隗嚣、交趾征侧征贰姐妹等叛乱。

马援不仅军事才能卓越,还以“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闻名于世。

他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其晚年仍率军出征武陵五溪蛮,最终病逝于军中,为东汉的稳定和边疆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马援死后,扶风马氏迅速走向衰落,被夺取军权,赶出了洛阳城。

但扶风马氏并未彻底走向落寞,在失去兵权后,他们开始转变为经学家族。

马援的从孙马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

他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对后世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他的学生中包括卢植、郑玄等著名学者。

马融的生活奢华,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这种讲学方式在当时也颇具特色。

不过马融死后,扶风马氏在经学上就没有涌现什么人才了。

他们家族再次转变了赛道,进入了科技制造领域。

家主马云,成为了朝廷的匠作大监。

不过马云在匠作这个领域,并未取得什么突出成就。

真正让扶风马氏在这个领域达到巅峰的,是他的儿子马钧。

马钧是三国时代最富盛名的机械发明家。

他还原了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

制作出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

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做“水转百戏图”。

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不过马钧死后,便再未听说,马氏在科技发明领域,又有什么杰出人物了。

貌似他们又转换赛道了。

这个家族好像就是拥有这样一种特性。

每次都是在一个领域迅速走到巅峰,然后就转换赛道。

好像就是为了证明他们可以在这个领域达到巅峰一样。

而目前这个时间节点,正处于扶风马氏从经学领域转变到科技发明领域的中后期。

马云刚死不久,年仅十六岁的马钧,成为扶风马氏的新家主。

马钧虽然在发明创造上很有才华,但却不擅言辞,待人接物能力较差,还有口吃的毛病。

所以扶风马氏的声势大降,目前已经沦为茂陵城内的中等世家了。

呃,其实早在马云担任扶风马氏家主的时候,扶风马氏就已经失去城外的邬堡和大片田地,迁进茂陵城内,成为比城外世家低上一个档次的城内世家了。

不过当时他们还算是城内世家中的上等世家。

如今却是再退一步,已经沦为城内中等世家了。

不得不说,世家大族之间,其实也是非常卷的。

并不是所有世家大族,都能在数百年的时间中,持续发展,越来越强。

事实上,如果不能持续性的出现人才,并占据高位。

绝大多数世家大族的发展趋势,都是越来越差的。

就连扶风马氏这种东汉开国时期的顶级家族也不例外。

他们每次转化赛道,其实都可以视为其家族地位大幅度衰落,而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而当其决定了转换新赛道,却又没在新赛道封顶之前,则是其最为虚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