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载誉归来

“幸会,我是刘清明。”

“我知道。”周培民说,“我弟在我面前提过你很多次,说你如何如何神。我就是好奇,想亲眼来看看。”

“结果呢?”刘清明问,“是不是闻名不如见面?”

周培民摇了摇头。

“不。我来之前,看过关于你的宣传事迹。你很了不起,至少我在你这个年纪,自愧不如。”

“那是因为你不需要像我一样拼命。”刘清明说,“你生来就拥有了一切。”

周培民哈哈大笑起来。

“我知道你在骂我,可我没证据。”

刘清明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比跃民有趣。”

“我弟从小就是个学霸,脑子一根筋。”周培民说,“学习方面,他经常是我妈拿来教育我的榜样。”

“所以,你是军人?”刘清明从他的坐姿和气质上做出了判断。

“转业了。”周培民说,“现在在国安部工作。你可能不知道这个部门。”

刘清明表情严肃了一些。

“失敬失敬。”

周培民有些惊讶。

“你知道?”

“听说过。”刘清明说,“很神秘的一个部门,反特的吧?”

“差不多。”周培民说,“干的事和公安也有些类似,只是对手不一样。”

刘清明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那我能高攀一个,叫你培民哥吗?”

周培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当然。跃民都叫你哥了,我们自然不能是陌生人。”

“培民哥,你肯定知道我是警察出身。”刘清明说,“最佩服的就是你们这种在隐蔽战线工作的同志了。”

周培民摆了摆手。

“没那么神秘。和我结交,好处没有,麻烦倒可能有一堆,你还觉得高兴?”

“当然高兴了。”刘清明说,“以后要是有什么难搞的人,我知道该找谁了。”

“你碰到过?”周培民敏锐地问。

“现在还没有,但不保证以后没有。”刘清明说得模棱两可。

周培民点了点头,没有追问。

“是啊,我们现在加入了WTO,会有形形色色的国外人士进入华夏。其中,肯定会有一些带着特殊目的,妄想刺探我国军事和经济情报的‘客人’。我们现在的工作压力也很大。”

刘清明看着湖面。

“我觉得,这种明面上的‘客人’,反而好对付。真正难搞的,是那些打着各种基金会的旗号,以‘友好人士’身份进来,大肆在学术圈、教育圈、文艺圈这三大领域耕耘的势力。你又不好明着抓他们。”

周培民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他诧异地看着刘清明。

“你怎么会想到这上面去?”

这个问题很尖锐,普通干部根本不会有这种层面的思考。

刘清明当然不能说,后世互联网发达了,这些牛鬼蛇神全都自己跳了出来,也就是今后十年左右最为猖獗。

他只能换一种说法。

“这有什么难想的。华美建交多少年,他们就渗透了多少年。砸钱培养他们的代理人,搞颜色革命那一套,前某大国是怎么垮掉的,他们就希望咱们华夏也怎么垮掉。”

周培民沉默了,片刻后,他叹了一口气。

“确实如此。可是,很多人就是看不到这一点。”

“包括很多体制内的人。”刘清明补充道。

周培民没有说话,但他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

“没关系。”刘清明说,“现在国家还不算富强,慕洋是很正常的现象。等我们努力把华夏建设得超过西方,这种现象自然就会少了。到时候,老美的钱打了水漂不说,还能帮我们消化一批垃圾。”

周培民不解。

“怎么消化垃圾?”

“就是让那些吃惯了狗粮的洋犬,走线去他们的主人家里讨骨头吃呗。”

周培民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话里的意思。

他再也忍不住,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刘清明看着他,实在不太明白,这么一个简单的梗,是怎么把他逗笑成这样的。

只能说明,国安这个部门,平时的氛围一定很严肃。

两人就这么在湖边聊着,气氛越来越融洽。

刘清明看歇得差不多了,站起身。

“培民哥,继续跑会儿?”

“好。”

两人沿着湖边,再次跑了起来。

这一次,两人边跑边聊,从国际形势聊到国内经济,从工作聊到生活。

四五圈下来,周培民的额头已经见了汗,呼吸也有些急促。

反观刘清明,依旧气息平稳。

“你的体力是真好。”周培民佩服地说,“一看就是经常锻炼的。体制内的干部,能坚持做到的可不多。”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刘清明说,“我把这事当成一种自律。锻炼体能的同时,也能锻炼心情。”

“难怪你能有这样的成就。”

“我最大的成就,其实是认识了你们这样的人。”刘清明笑着说,“换个普通干部,你会大清早在这里堵我吗?”

周培民又被他逗乐了。

“你这个人,真得很有趣。值得我来堵一次。”

跑完步,天已经大亮。

周培民再次向他伸出手。

“我要去上班了。很高兴认识你,清明。”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培民哥。”刘清明和他握了握手,“我要回清江了,下次再见。”

“好,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