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二月风筝线儿断,三月桃花随水转。日升而月落,朝辞而暮去。

大殿之上。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粮草为其本,自古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戎狄之处,悍如虎狼,兵法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候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臣以为兵贵神速,当补给粮草与边疆,使人马俱无饥色,将士方能定边疆而安万民。”

朝臣皆看向大殿中央站着的那人,白襦、白裳、绛袍、紫绶,腰悬水苍玉,手持象牙笏。只是随处一站,便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他禀奏的声音并不如何洪亮,却足够沉稳,如珠落玉盘,掷地有声。

燕承启面上颔首道:“楚卿此言不虚,朕亦有此意。”内心忍不住槽着,这还是那个一毛不拔的户部尚书吗?偏袒自己新夫人简直不要太明显,以前怎么不见你说给边关加军饷,秦峥一过去,这边粮草就筹好了,还能再积极点吗?

楚瑜不管旁人如何想,仍旧是一脸正直,摆出毫无私心的模样。

此事利国利民,燕承启没有不应之理。

楚瑜趁热打铁道:“臣愿自请为监军负责转运粮草前往边关。”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放着户部尚书的位子不坐自请离京,难叫人不惊愕。

燕承启额角一紧,怎能不知楚瑜打的什么算盘,略微沉吟片刻道:“此事再议。”

楚瑜垂眸,轻轻抿了下唇角,没再说话。他也没指望燕承启会当场同意,这事总归是要询问楚茗的。否则楚瑜路上若是出点什么事,恐难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