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崭露头角

唐朝小教父 南希北庆 2647 字 1个月前

古往今来,在这片土地的帝国,皆以中国自居。

既有中,自有四方。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而这四族,便是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主要外宾。

故,自隋以来,便针对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设四方馆,其中有东、西、南、北四馆,专门招待外宾,同时,在其中设市,供外商在此交易。

照规矩来说,这胡人是不能去两市交易的,因为与胡商交易的利润是巨大的,皇帝自然就想着垄断。

这也是在四方馆中设市的原因。

但随着外商越来越多,其实也是管不住,故此东西二市也常有与胡商交易的商人。

在商人心里,就只有一条规矩,买与卖。

当然,皇帝的利益还是维持着。

而今年四方馆是热闹非凡,甚至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

因为他们都察觉到,帝国的对外方针正在发生变化。

从武则天时期到开元前后,这大唐对外基本上是采取防守策略,主题是内政。

而近年来,唐朝开始对外出击。

最明显的就是两年前攻打后突厥,意在防止突厥再次强大起来,其次就是今年援助被吐蕃侵略的小勃律。

两战是一败一胜。

前者出兵被突厥击败,但后者则是唐军大败吐蕃,将吐蕃赶出小勃律。

这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家关注的点,并不在此,而是唐王朝这两次出兵,都非常果决,完全是出于主动,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而帝国的一举一动,自然是牵动周边所有人的神经。

故此今年各国都迫切地派遣外使,出使长安,且希望能够见到李隆基,打探一下,当今帝国对于我们的态度。

这可以说是一个外交小年。

西馆。

这里常驻吐蕃、吐谷浑等外宾。

堂内坐着一老一少,老者名为乞儿南,乃是吐蕃使臣,而那少郎名为尚贡布,也就是那日在百花楼与王熙差点打起来的吐蕃青年。

当今吐蕃有“论”“尚”二族,但二字不是指姓氏,而是代表着两个势力群体,“论”则是大相禄东赞留下来的宰相势力。

而“尚”则是代表着外戚宗室。

吐蕃君主也是利用这两股势力,相互制衡。

这尚贡布其家族在吐蕃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且主管各部落会盟事宜,地位非常显赫。

其实各国出使长安,都会带一些贵族子弟,没有办法,谁家贵族子弟不想来长安见见世面。

只是由于唐朝是限制的,所以他们申报时,都是以王子的身份申报。

不管是吐蕃,还是突厥,都还是部落制,遍地都是酋长,都是可汗,要以王子身份申报,其实也没有问题。

但这也导致,这些外族王子在唐朝看来,也就那样,一般不会给予特殊照顾,除非是那种要继承汗位的王子,那唐朝就会给予特殊规格。

“怕是不行啊!”

吐蕃使臣乞儿南突然站起身来,“至今都未有受到邀请,只怕这礼是不得不送啊。”

尚贡布冷笑,“莫慌,若无我吐蕃参与,他们这宴会是毫无意义。”

乞儿南是苦口婆心道:“少主,今年我军是吃得败仗,唐朝不见得会给予多少礼遇。”

如今大家都在争先送礼,希望参加那慈善宴会,乞儿南当然也想着去送礼,在他看来,这其实也很正常,结果却被尚贡布给拦住。

尚贡布却是不服道:“那是我们没有想到唐军会突然救援小勃律,故才吃得败仗,倘若我吐蕃真的尽出精锐,区区几千唐军,焉能挡我铁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予理会,免得他们认为,我们是来摇尾乞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