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每年都会遇到几个这样的案例。
为了逃避高额医药费,宁愿把至亲扔在医院自生自灭。
而就在不久前,这个孩子心脏骤停,终于还是没有熬过来。
“估计也是感觉到自己被抛下了,都没什么求生欲望。”
护士站那边都为这个男孩儿感到惋惜,更是为孩子家长的不负责任而气愤,听说本是因为家庭纠纷误伤了孩子,动手的父亲因为自己妻子出具的谅解书,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甚至把抚养的义务也抛之脑后了。
可能在这样的家长眼中,再生一个比花钱治疗这个要节省得多。
梁雯初听到这件事时,只觉得异常匪夷所思。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亲情缘很单薄。
所以拼尽所有也想留住。
哪怕留住一个也好。
待轮到梁雯自己去筹钱时,她突然有些能理解那些为了钱不得不放弃亲人生命的家庭了,原来贫穷真如巍峨大山,轻轻就能压灭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还是那种明明什么办法都想过了,什么努力都尝试过了。
可残酷现实中永远不包含喜闻乐见的欢乐结局。
就犹如俄狄浦斯那种该死的宿命悲剧感。
在逃不掉的受挫中麻木并妥协。
梁雯没有亲戚,认识的朋友也不多,不过一个班级里的同学都挺有钱,到如此紧迫的境地,她已经顾不得会有多难堪,只能组织好最诚恳的措辞,挨个向通讯录内的班级同学都发了一个遍。
同寝室的三位室友是最先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