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萧镇分析的那样,制作火炉的成本高,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低,而且孙铁制定的价钱已经把利润压得很低了。对手艺好的铁匠来说,不愿意做仿制品,也嫌赚的不够多。而手艺不好的,做了一两个之后,就不愿意做了,因为太麻烦了。因此,那些零星出现的仿制品就像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对孙铁的生意造成太大影响。而他因为做的多了,总结出了经验,手艺更加熟练起来,现在只用两三天就能做出一个火炉。因此,来找他做火炉的人更多了,孙家铁匠铺的名气更大了。
施良听了萧镇的话,第二天就买进了大量的煤,把他家整个院子都堆满了。
施大嫂虽然不明白期中的缘由,但她相信自家老公跟萧镇要做的事,肯定不是坏事。
果然,十几天过去,到她家里买煤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没几天功夫,一院子的煤就卖完了。
施良兴冲冲的走进萧镇家里,一见到萧镇就道:“三郎,煤都卖完了,一切都在你的预料之中。你说,咱们要不要再进一批煤?”
萧镇不慌不忙,让施良进屋坐下,给他倒上茶水,这才道:“大哥,这批煤一共赚了多少钱?”
施良把一个小布袋放到桌子上,“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赚了这么多钱。就这一批煤,去了成本,咱们一共挣了二十六两五百钱。这是给你的,一半成本加利润,十六两,零头我就不给你了。”
萧镇虽然知道一定会赚钱,但没想到会赚这么多。
“大哥,您给多了吧?我只出了三两银子,你该给我三分之一就行。而且,进煤卖煤,都是你跟大嫂做的我不能要这么多钱,你给我十两银子就够了。”
“那怎么行?”施良大手一挥,“三郎,要不是你,我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呀!给你一半是应该的。”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