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 81 章

张氏正在打包袱,抬头看看说话的阮老太太,忍着心酸道:“母亲,他们二人都是急行军,带不了太多东西的,这些儿媳会另外备好,交给运送辎重的禁军带去后方,您就放心吧,再怎么样,也短不了他们两个的。”

阮老太太颤着手,摸了摸眼角,只是叹气。

晚上张氏又亲自下厨做了几样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算是送行,不想才坐下,谢老太太带了谢婉宁也来了,送了些亲手做的针线,似是怕谢黛宁不喜,她只嘱托了几句便告辞离开,谢黛宁想了想,到底送着她到了大门前。

清凉殿司马澈说的事,谢明听说了,又告诉了谢老太太,谢家人忐忑了几天,还是阮清辉带了话给他们,后宅里的陈年旧事,宣帝并未下旨彻查,而且谢黛宁自己又那样说了,加上战事当前,便暂且不会追究了。

谢老太太听了愣了许久,又听说谢黛宁和她夫婿都封了将军,不日便要出征,心里滋味更是十分难言,在她的世界里,女子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家族绵延子嗣,延续香火,即便是世家贵女,也不过是男子仕途上的助力罢了,她想不到有一天,她的孙女会为国出征,谢家的门楣,竟然真的会因一女子而无上光耀,这样的功劳,是多少男子一辈子也挣不来的!

但是这其中谢家自身有出力多少吗?除了那个姓氏,其余的真的属于谢家吗?想着这些到了门前,谢黛宁回过头淡声道:“祖母慢走,恕孙女不便远送。”

谢婉宁搀着谢老夫人,抬头看看她,曹氏不敢来,祖母只能她陪着,可眼前的黛宁不是什么煞神,她比自己大不了太多,也是一般无二的女子,可是她的人生,却比自己要大很多,广阔很多,到了这个时候,她终于体会到萧妍说的那句:“……她才是沈师兄人生的主角,咱们不过是看戏的,旁观的……”

“阿宁……”谢老太太看着谢黛宁,踟躇数日,终于还是道,“从前的事都是祖母糊涂,酿成苦果,如今深悔当年,却已经无法弥补,现在只能盼着你们夫妻万事小心,早日得胜归来。”

她神情中已无曾经的阴刻,怨恨之意,但是多年分隔,加上母亲的事情,谢黛宁还是生不出孺慕之情,她经历了太多,知道亲情有时也是有所取舍的,于是只是点头,道:“祖母保重。”

转了身,想想阮老太太那边,谢黛宁却不由忧心,想着该如何好好安慰,一回到席上,却见沈屹正在她身边,同她低声说着什么,走近一听,他是在细细分析战局给阮老太太听,说的既风趣又容易明白,阮清辉也在一旁道:“母亲放心,此次禁军也会从旁配合,他们身边的护卫都是我亲自选的,再可靠不过,您放心就是。”

未知之事才最为可怖,听说那北狄人也不是身长八尺,也是普通的血肉之躯,阮老太太点头,到最后终于放心了一些。

一家人牵挂着彼此,再担忧,脸上却不能有太多悲意,阮老太太定了心,反倒生出勇气,令张氏也不要哭了,让他们夫妻两个安心出征。

这顿饭吃完,这边也不敢多留,让夫妻二人回去好好歇息,明日一早开拔,沈屹和谢黛宁又安抚了几句,这才携手回了沈府。

进了府里,只见贾明,刘宇光,邓省危等人齐齐等在书房,沈屹和谢黛宁一同过去,检视了一番留在京城的人事,又商议几件事情,这才得空稍微合眼休息。

天明时分,这支精心挑选重新建制的骑兵,也就是新的沈家军终于开拔了,天气晴好,无数京城的百姓自发汇聚到城门附近,看帝王和百官祭天地,告庙,宣帝亲手授予沈屹大将节钺,战鼓隆隆敲响,一声悠长肃穆的“出征”声响起,大军向着北地急速奔驰而去。

长风呼啸而过,几日后,这支队伍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北狄,拏尔汗手里摩挲着这封不长的线报,神色晦暗不明——沈屹?沈承之子?

他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好战而自信的王者了,那一战几乎耗尽了北狄最强的精锐,让他们数年都无法恢复,想起那个被北狄人都认做战神的男子,却不知他的儿子又会是什么样的?他想到了自己,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嵘烈现在正在锁牢关附近,瞅准机会就会去骚扰一番,不过赵国公其人稳健,轻易不肯迎战,嵘烈占不到便宜。

二儿子赫尔聃和嵘烈一母同胞,此刻正在他的掩护之下,在大烨其他边城伺机而动,寻找突破口。

他还有一个儿子,三子漠漠,这个儿子最聪慧,也最不像他,他喜欢的反倒是大烨人的文章和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