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陈婷婷打外头回来,虽然刚在陈斌那里铩羽而归,不过男人嘛,一次上钩的也没什么,她熟练要给外甥换尿布,就见姐姐面色铁青,心里一咯噔,说:“不在床上躺着,当心落病根。”

平常陈蓉蓉只当她刀子嘴豆腐心,知道她下乡的时候没少受苦,又想让她尽心尽力帮忙带孩子,一直忍着,今天知道是不行了,断然道:“你现在马上收拾东西回家。”

不容分说,当晚陈婷婷就回家了。

家属院传出来的是她爬姐夫床,叫姐姐给赶走的。

赵秀云听着这个,眼睛都瞪大,余光里看禾儿还在,赶快拦住陈秀英那张嘴。

陈秀英也是一拍腿,她家里养儿子养习惯,嘴上没把门,都忘了隔壁是两个姑娘的人家,有些讪讪道:“我浑说的。”

禾儿眨巴眼看妈妈,看得赵秀云一顿尴尬,只能随便说点什么忽悠过去。

她也不能怪陈秀英,夜里难免跟方海抱怨。

方海知道她一向很忌讳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到底是养女儿,小心一点也是应该的,但想想说:“别以为孩子不懂,懂得很。”

他这么大年纪的时候,队里多少风流韵事都是孩子嘴传出去的。

赵秀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要让她跟孩子说这些,总有些张不开嘴。像她自己,到结婚那天还是懵懵懂懂的,只有她大姐含糊不清说几句,跟没说差不多。

方海是只懂一点,反正都不怎么样。

她想起来还好笑。

“结婚那天我没好意思说,你亲我的时候,我差点喊‘耍流氓’。”

喝得醉醺醺的,力气又大,她哪里见过这种,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跟待宰的小羔羊似的。

方海自己都记不太起来,回想半天没什么印象,但笃定道:“我只记得那天没成事。”

一天天的,就这些记得最牢。

赵秀云拍他的手,说:“老实点。”

方海前阵子憋得狠,和好就跟小炮仗似的,人家一茬火过去就算,他是一茬接一茬,没完没了。

在这种事上,他向来厚脸皮,凑得特别近说:“你也喜欢的啊。”

第64章 发卡 八月十五是中秋,赶在中秋前,妇……

八月十五是中秋, 赶在中秋前,妇联会给家属们发点小福利, 多数是一两斤米,再几个月饼。

赵秀云忙着采购做单数人头,手动得飞快,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被打断总有些不悦,手一顿停下来,抬头看。

求老太?

孩子都是上学去, 找她做什么。

心里奇怪是奇怪,她还是站起来走出去。

老太太一年四季都打扮讲究, 左右看看,有几分做贼心虚样,才说:“青苗妈妈, 能不能上家里说几句话?”

更新鲜了,有什么不能在外面说的?

赵秀云犹豫一下,说:“行,我跟主任请一会假。”

张梅花巴不得她和求老太打好关系, 赶紧解决李东平的事,省得三天两头到妇联来烦人,忙不迭挥挥手说:“去吧,去吧。”

办公室到老太家路上, 两个人都拉些家常, 一直到进屋,求老太的表情才有些紧张和难堪说:“我今天在云云的东西看到一样,你看看能认得不?”

白若云的东西问她?

赵秀云感到莫名其妙,定睛一看, 眉头不自觉蹙起,说:“是苗苗的发卡,她爸爸买的,上头本来还有紫色的绒花,禾儿嫌紫配红太丑,偷偷给妹妹拽掉了,印子还在。”

就为这个发卡,方海还到育红班一寸地一寸地找过,动静闹得挺大的。

要不是闹出过动静,求老太哪里能认出是别人家的发卡,她语带试探说:“可不,估计是孩子错手拿回来的,放在自己的钱匣子里给忘了。”

赵秀云淡淡笑道:“可不,孩子看钱最宝贝,不过也得小心,苗苗禾儿都看丢了好几块。”

老太太嘴唇抖起来,最后慢慢蹲下来,好像下一秒就会厥过去。

赵秀云吓一跳,赶快扶她说:“没事吧,快坐下来歇歇。”

家里只有张背靠的小板凳,这回最适合坐人,老太太一时怒上心头,休息一下缓过劲来,说:“云云才四岁,还没到拿钱花的年纪。”

她人生仅存的信念,就是靠这个孩子活,熟料孩子也没教好,悲从中来,无语垂泪。

赵秀云叹口气说:“您也说才四岁,孩子有时候不大懂,得大人时时教着才行。”

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为子孙尽心尽力,恐怕是失望难过的多。

赵秀云挪了小椅子过来,自己坐下说:“不瞒您说,我小时候还因为拿过我姐一毛钱,被吊起来打呢。”

那会也才七岁,家里看得紧,小孩子家家嘴馋,天天盯着糖葫芦不放,她就动过那么一次心,就被抓个现形。

她大姐赵秀丽厨房拿了菜刀,说要剁她的手,一下子小二十年过去,她倒也没长大偷金,一棵小树苗还算笔直。

谁听不出来是劝人的话,求老太苦笑道:“打慧慧去,这个孩子我是捧在手心,生怕有谁磋磨了她,生怕教不好,将来没脸到下头去见她妈妈。”

不是几块几毛的事,老太太是心累,她昨晚才跟女婿又吵了一架,身心俱疲,早上又给孙女这么迎头一击,上年纪的人,身体本来就不大好,强弩之末,摇摇欲坠而已。

赵秀云说:“满院子谁不知道您待孩子的心,就是孩子妈妈在也做不到这份上,孩子嘛,还小,有时候也不大懂什么好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