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校长, 我们应该让接待流程固定并且趋向高效和简单化。”苏葵说了她刚才的结论,“我大概有一些想法。”

几位老师都看着她,笑着道:“好, 那我们就听一听这位同学的建议。”

苏葵一开口就是:“我建议在校园里用示意图的方式来为接待减轻负担。”

见大家都看着她, 苏葵继续说:“新生进校后, 都是上届的师兄师姐在引导他们,人多系多, 难免不足。”

她说道:“建议在学校入口设立一个校园平面图和报道流程图, 每个系再设置不同的接待点, 接待点处同样出一个平面图以及流程图,大家只需要讲解疑问就能为新生指明方向。当然,为了防止学生依旧找不到, 在学校的每一个关键路口,还需要设置沿路的指示牌,再有找不到,也可以由同学们领去。”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人力。”

她一说完, 见几位老师都惊讶地看着她。

郑云和也很讶异,说听一听她的意见,可没想到她居然有这么多想法啊, 并且还有理有据,一点不卡,仿佛是早就有所准备。

然而还不止, 苏葵继续说:“还有校车去火车站接人的问题, 为了防止大家接不到人,接错人。我建议同样在火车站出口处设立指示牌, 指明校车的位置, 并且在校车上加上京大的标志, 就是新生找不到接待的同学也不至于找不到车。”

他推推眼镜,和几位老师对视一眼:“苏葵同学,这是你早就想好的?”

苏葵摇头:“我只是刚刚想到这个问题。对了,校长,还有秩序的问题。”

苏葵说:“秩序的问题很重要,人一多难免问题就多,我建议在校园里各处增加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同学,顺便还能新生解答一下疑问,指一下路。这两天也尽量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入学校,给大家增加负担。”

郑云和已经是说不出话来了,推推眼镜,复杂地开口:“苏葵同学,还有吗?”

苏葵想了想说道:“确实还有一件事。”

她还真有!

只听她说:“很多同学可能家庭困难,需要助学金的帮助,但不知道学校有,也不知道怎样申请,建议在学校里也出一个助学金的章程,让同学们能安心。”

这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好多人是全家花光积蓄供一个人读书,路费或许都是借的。他们背着全家的希望来上学,好多都不知道学校能发助学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申请,甚至有人会因为没钱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