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遥远的她 金烬 800 字 2022-10-06

“还说呢,今天采访时就有同学问到许老师对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和解构主义建筑思潮的看法。”

“他怎么说?”

“他说这两种思潮分别代表了当代建筑运动的两种极端,前者恋旧,后者喜新,他无意评价其中的任何一种,他的理解是,过犹不及,真正的建筑师不可能回避哲学思索,建筑的哲学探究的正是人性与空间的关系,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跳脱出任何一种思潮的束缚,将建筑放到天,地,人的哲学层面去思考。”

“提问的是今年新入学的一个男生,名字我忘了,好像书法写得特别好,许老师还和他说,可以尝试将中国书法的审美哲学同建筑艺术做一些比较研究,会很有意思。”

纪然竖着耳朵,听到这里时,想到了姚远。

“喂,喂,饭粒子要吃鼻孔里了!”齐格格用筷子敲了敲她的砂锅:“有功夫在这听墙角,还不如去看看,又不是只有学建筑的才懂欣赏,大千世界,所有学术都是相通的。”

纪然嗤她:“你这又是从哪听来的墙角?”

齐格格瞪眼:“我这是原创的好不好!”

吃完饭往回走的路上,齐格格见建筑学院门口基本已没什么人了,拉着纪然就往里走:“走,欣赏一下与统计学相通的建筑作品去。”

建筑学院一层展厅,从北向南顺序排列着三列展柜,几十件精致的建筑模型风格各异,被射灯照出立体的光影感。每件模型后面立着展板,分别陈列着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师介绍。

展厅里此刻还有零星的几位观众,正心无旁骛地欣赏着大师们的作品。纪然和齐格格也顺着展柜,一件件模型,一幅幅图纸,一张张照片看过去。

纪然的脚步最终驻足在一幢中国乡村古朴的民居模型前。

背后贴着的图纸显示,这原是云南某地农村闲置许久的危房,建筑师巧妙地结合当地地势地貌,将危房只保留了门楣和四柱,用玻璃钢的结构重新设计建造,建成了一间既富民居特点,又极富现代感的地标性建筑。

远山,近水,阳光,花房,几乎满足了纪然对住所的一切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