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主任:“你说得对,坐在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华夏篮球的未来负责!
奥运会和青训必须两头抓,回去我就重新调研青训的事儿!
但是奥运会的备战咱们决不能落下,只有在大赛上打出精气神儿,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篮球这项运动之中!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所以呀,国家队的事儿你还得多帮我出出主意哇!”
这么一说,让大姚十分受用,大姚也不是有意刁难顶头上司,对国家队的备战他还是有很多话想说的。
大姚:“那林主任,我先给您提一个问题。
您觉得国家队哪点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的?”
在说出心中所想之前,大姚先反问了林主任一句。
林主任:“团队配合!
等联赛一结束了我就组织球员们集训,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肯定能形成默契!”
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答案,让大姚皱起了眉头。
大姚:“在我看来,机械的训练战术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篮协已经定下来邓华德出任主帅了,就应该结合教练员的特质和球员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我参加过悉尼、雅典、北京三届奥运会,我发现等到正赛以后,我们很少能打出那些精心设计的复杂战术。
高水平队伍的抢挡拆能力和无限轮转,让我们的空手跑动显得毫无意义,再加之超强的对抗水平,让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
除了实力悬殊的大比分落败,很多僵持球我们都输在了体力问题上。
对抗这东西跟从小的打球习惯和饮食结构、训练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提高对抗级别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但体力这东西是相对最好提高的,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在短时间内收获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