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李成蹊点头:“谈判确实很有意思,虽然我说不来到底哪里有意思,但是就觉得很有趣。”
担任本次谈判比赛主席的黄佳薇学姐,坐在最前面,她打开计时器:“讨论时间结束,上半场谈判开始。”
李成蹊和江寄余对视一眼,他们把手上散落的材料收归起来,两个人的胳膊撞在一起,都没说话,却不约而同地笑了一下,是加油的意思。
谈判的过程不出两人所料,以对话语权的争夺开始,李成蹊学着新闻里的外交部发言人,字斟句酌地攒出一段自以为很有大国风范的开场白,她对a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表现大加赞赏,对一衣带水的邻邦b国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本次会谈大家能够勠力同心,取得对三方的国家和人民都有益的成果。
其实是有些滑稽的,但场上的人都很正经,给了这种话一些可信感来。李成蹊本来有些紧张,但谈判跟辩论不一样,没有那么强的对抗性,甚至会有寒暄的话术和环节,李成蹊只需要把背挺直,就会像一个合格的谈判官。
“近日,海渔群岛附近勘测出大量的油气资源。”b国的谈判代表首先提出的果然是油气开采这个议题,“我国在进行科考勘测时,遭遇到c国的军事行动——”
李成蹊立刻打断了b国代表的话:“海渔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c国的领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我国的古代先民在从事海上渔业的过程中,发现了海渔群岛并对其命名。”
江寄余补充道:“1561年《筹海图编》一书,就已明确将海渔群岛编入‘沿海山沙图’,包括在国际社会的一些地图标绘,海渔群岛都属于中……c国。”
江寄余嘴瓢了一下,李成蹊立刻又把话接过来:“不论是从地质成因,亦或是历史溯源,海渔群岛属于c国都是无可争议的问题。在过去,由于一些历史因素,我国对海渔群岛的管辖和开发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这次对于海渔群岛的油气资源开发问题的谈判,对于我国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让国际社会看到海渔群岛的归属权的契机。”
李成蹊这段话一说出来,a国和b国就炸了锅,b国开始列举他方的一些资料,并强调发现海渔群岛油气资源的就是他们b国的科考船,按照“谁发现就是谁的”这个逻辑,海渔群岛就是他们的。
江寄余不急不缓地来了一句:“按照谁发现就是谁的这个逻辑,整个海渔群岛都是c国的。”
李成蹊则咬死了先谈主权再谈开发,无论a国怎么劝架,她都是一个口径:“尊敬的a国和b国谈判代表们,希望您们能清楚,任何利益都不能高于主权完整。”
上半场谈判很僵持,a国和b国的代表有被气到,干脆撇开两个人谈起了本国内的关税议题,这是在李成蹊和江寄余的议题里没有出现的东西,但是不妨碍他们两个人往里面插话。
“上半场谈判结束,进入十分钟的茶歇环节。”黄佳薇说。
茶歇并不是让谈判代表们去喝水吃点心的环节,恰恰相反,这是一个私下磋商的环节,a国和b国也不打官腔了,直接问对方关税的底线,李成蹊和江寄余则分别跟a国和b国的代表进行交流。
b国的核心诉求果然是油气资源的开采问题,李成蹊很是油嘴滑舌:“只要你们把主权还给我们,我们愿意让出油气资源的分成,就是个比赛,不是真的外交,大家就是拿着筹码算加成,你把主权让了,只要把油气资源拿回去,就不会有人来砸你家的窗户的。”